官方答复:生产过程无污染的工厂是否需要设立事故应急池?
危险化学品企业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指南
第一条 为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化学品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有关文件(以下统称现行法律法规制度),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经营、储存单位(以下统称危险化学品企业)依法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工作,也可作为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监督检查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工作的工具。
本指南所称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是指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实施办法》规定,应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的化工企业。
第三条 依法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是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
应急准备应贯穿于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各环节、全过程。
危险化学品企业应遵循安全生产应急工作规律,依法依规,结合实际,在风险评估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特点和危害,持续开展应急准备工作。
第四条 应急准备内容主要由思想理念、组织与职责、法律法规、风险评估、预案管理、监测与预警、教育培训与演练、值班值守、信息管理、装备设施、救援队伍建设、应急处置与救援、应急准备恢复、经费保障等要素构成。每个要素由若干项目组成。
要素1:思想理念。思想理念是应急准备工作的源头和指引。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生命至上、科学救援理念,树立安全发展的红线意识和风险防控的底线思维,依法依规开展应急准备工作。
本要素包括安全发展红线意识、风险防控底线思维、应急管理法治化与生命至上、科学救援四个项目。
要素2:组织与职责。组织健全、职责明确是企业开展应急准备工作的组织保障。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全面负责,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明确应急响应、指挥、处置、救援、恢复等各环节的职责分工,细化落实到岗位。
本要素包括应急组织、职责任务两个项目。
要素3:法律法规。现行法律法规制度是企业开展应急准备的主要依据。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及时识别最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有关文件,将其要求转化为企业应急管理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检测规范和管理工具等,依法依规开展应急准备工作。
本要素包括法律法规识别、法律法规转化、建立应急管理制度三个项目。
要素4: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开展应急准备和救援能力建设的基础。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运用底线思维,全面辨识各类安全风险,选用科学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价,做到风险辨识全面,风险分析深入,风险评估科学,风险分级准确,预防和应对措施有效。运用情景构建技术,准确揭示本企业小概率、高后果的“巨灾事故”,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准备工作。
本要素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情景构建四个项目。
要素5:预案管理。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是企业开展应急准备和救援能力建设的“规划蓝图”、从业人员应急救援培训的“专门教材”、救援行动的“作战指导方案”。危险化学品企业要组成应急预案编制组,开展风险评估、应急资源普查、救援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要加强预案管理,严格预案评审、签署、公布与备案;及时评估和修订预案,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要素包括预案编制、预案管理、能力提升三个项目。
要素6:监测与预警。监测与预警是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的重要措施。监测是及时做好事故预警,有效预防、减少事故,减轻、消除事故危害的基础。预警是根据事故预测信息和风险评估结果,依据事故可能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确定预警等级,制定预警措施,及时发布实施。
本要素包括监测、预警分级、预警措施三个项目。
要素7:教育培训与演练。教育培训与演练是企业普及应急知识,从业人员提高应急处置技能、熟练掌握应急预案的有效措施。危险化学品企业应对从业人员(包含承包商、救援协议方)开展针对性知识教育、技能培训和预案演练,使从业人员掌握必要的应急知识、与岗位相适应的风险防范技能和应急处置措施。要建立从业人员应急教育培训考核档案,如实记录教育培训的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师资和考核的结果。
本要素包括应急教育培训、应急演练、演练评估三个项目。
要素8:值班值守。值班值守是企业保障事故信息畅通、应急响应迅速的重要措施,是企业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设立应急值班值守机构,建立健全值班值守制度,设置固定办公场所、配齐工作设备设施,配足专门人员、全天候值班值守,确保应急信息畅通、指挥调度高效。规模较大、危险性较高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企业应当成立应急处置技术组,实行24小时值班。
本要素包括应急值班、事故信息接报、对外通报三个项目。
要素9:信息管理。应急信息是企业快速预测、研判事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调集应急资源,实施科学救援的技术支撑。危险化学品企业要收集整理法律法规、企业基本情况、生产工艺、风险、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应急资源、应急预案、事故案例、辅助决策等信息,建立互联共享的应急信息系统。
本要素包括应急救援信息、信息保障两个项目。
要素10:装备设施。装备设施是企业应急处置和救援行动的“作战武器”,是应急救援行动的重要保障。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和应急预案要求,配足配齐应急装备、设施,加强维护管理,保证装备、设施处于完好可靠状态。经常开展装备使用训练,熟练掌握装备性能和使用方法。
本要素包括应急设施、应急物资装备和维护管理三个项目。
要素11:救援队伍建设。救援队伍是企业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行动的专业队和主力军。危险化学品企业要按现行法律法规制度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或者指定兼职救援人员、签订救援服务协议),配齐必需的人员、装备、物资,加强教育培训和业务训练,确保救援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救援技能、防护技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本要素包括队伍设置、能力要求、队伍管理、对外公布与调动四个项目。
要素12:应急处置与救援。应急处置与救援是事故发生后的首要任务,包括企业自救、外部助救两个方面。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建立统一领导的指挥协调机制,精心组织,严格程序,措施正确,科学施救,做到迅速、有力、有序、有效。要坚持救早救小,关口前移,着力抓好岗位紧急处置,避免人员伤亡、事故扩大升级。要加强教育培训,杜绝盲目施救、冒险处置等蛮干行为。
本要素包括应急指挥与救援组织、应急救援基本原则、响应分级、总体响应程序、岗位应急程序、现场应急措施、重点监控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配合政府应急处置八个项目。
要素13:应急准备恢复。事故发生,打破了企业原有的生产秩序和应急准备常态。危险化学品企业应在事故救援结束后,开展应急资源消耗评估,及时进行维修、更新、补充,恢复到应急准备常态。
本要素包括事后风险评估、应急准备恢复、应急处置评估三个项目。
要素14:经费保障。经费保障是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危险化学品企业要重视并加强事前投入,保障并落实监测预警、教育培训、物资装备、预案管理、应急演练等各环节所需的资金预算。
要依法对外部救援队伍参与救援所耗费用予以偿还。
本要素包括应急资金预算、救援费用承担两个项目。
第五条 本指南依据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细化明确了应急准备各要素所有项目的主要内容,详见附件《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工作表》。
(一)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包括但不限于附件所列要素及其项目、内容。附件所列要素及其项目、内容,是现行法律法规制度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的最低要求。
(二)危险化学品企业要结合企业实际,在现有要素及其项目下丰富应急准备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增加应急准备要素并明确具体项目、内容。
(三)危险化学品企业应加强法律法规制度识别与转化,及时完善应急准备要素及其项目、内容和依据,保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持续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制度要求。
危险化学品企业应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应急准备工作制度,对本指南所提各项应急准备在企业应急管理中的实现路径和方法进行固化,做到应急准备具体化、常态化。
第六条 本指南是危险化学品企业依法开展应急准备工作的重要工具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的重要内容。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全员培训计划,逐要素开展系统培训。
第七条 危险化学品企业应定期开展多种形式、不同要素的应急准备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作为企业奖惩考核的重要依据,不断提高应急准备工作水平。
第八条 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危险化学品企业上级公司(集团)可根据附件所列各要素及其项目、内容和依据,灵活选用座谈、查阅资料、现场检查、口头提问、实际操作、书面测试等方法,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准备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九条 本指南下列用语的含义:
应急准备,是指以风险评估为基础,以先进思想理念为引领,以防范和应对生产安全事故为目的,针对事故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应急救援及应急准备恢复等各个环节,在事故发生前开展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资源准备等工作的总称。
风险评估,是指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辨识各种安全风险,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历史数据、经验判断、案例比对、归纳推理、情景构建等方法,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形态及其后果,评价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的过程。
情景构建,是指基于风险辨识,分析和评价小概率、高后果事故的风险评估技术。
附件: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工作表
一)
演练策划与设计
1.目标是否明确且具有针对性,符合本单位实际;
2.演练目标是否简明、合理、具体、可量化和可实现;
3.演练目标是否已明确“由谁在什么条件下完成什么任务,依据什么标准,取的什么效果”;
4.演练目标设置是否从提高参演人员的应急能力角度考虑;
5.设计的演练情景是否符合演练单位实际情况,且有利于促进实现演练目标和提高参演人员应急能力;
6.是否考虑到演练现场及可能对周边社会秩序造成的影响;
7.演练情景内容是否包括了情景概要、事件后果、背景信息、演化过程等要素,要素较为全面;
8.演练情景中的各事件之间的演化衔接关系是否科学、合理,各事件有确定的发生与持续时间;
9.是否确定了各参演单位和角色在各场景中的期望行动以及期望行动之间的衔接关系;
10.是否确定所需注入的信息及其注入形式;
(二)
演练文件编制
11.是否制定了演练工作方案、安全及各类保障方案、宣传方案;
12.是否根据演练需要编制了演练脚本或演练观摩手册;
13.各单项文件中是否要素齐全、内容合理,符合演练规范要求;
14.是否文字通顺、语言精炼、通俗易懂;
15.是否内容格式规范,各项附件项目齐全、编排顺序合理;
16.演练工作方案经过评审或报批;
17.演练保障方案是否印发到演练的各保障部门;
18.演练宣传方案是否考虑到演练前、中、后各环节宣传需要;
19.编制的观摩手册中各项要素是否齐全、并有安全告知;
20. 人员是否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数量满足演练(事故救援)要求;
21.演练是否经费充足,保障充分;
22.器材使用是否管理科学、规范,满足演练需要;
23.场地选择是否符合演练策划情景设置要求,现场条件满足演练要求;
(三)
演练保障
24.演练活动安全保障条件是否准备到位并满足要求;
25.是否充分考虑演练实施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制定必要的应急预案或采取有效;
26.参演人员是否能够确保自身安全的安全措施;
27.采用多种通信保障措施,有备份通信手段;
28.是否对各项演练(事故救援)保障条件进行了检查确认。
- 演练实施情况评估 -
(一)
预警与信息报告
29.演练单位能够根据监测监控系统数据变化状况、事故险情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或有关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进行预警;
30.演练单位有明确的预警条件、方式和方法;
31.对有关部门提供的信息、现场人员发现险情或隐患进行及时预警;
32.预警方式、方法和预警结果在演练中表现有效;
33.演练单位内部信息通报系统能够及时投入使用,能够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事故信息;
34.演练中事故信息报告程序规范,符合应急预案要求;
35.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程序,并持续更新;
36.能够快速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或单位、周边群众通报事故信息;
37.演练单位是否能够依据应急预案快速确定事故的严重程度及等级;
(二)
紧急动员
38.演练单位是否能够根据事故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采用有效的工作程序,警告、通知和动员相应范围内人员;
39.演练是否单位能够通过总指挥或总指挥授权人员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40.演练单位应急响应是否迅速,动员效果较好;
41.演练单位在接到事故报告后,能够及时开展事故早期评估,获取事件的准确信息;
(三)
事故检测
42.演练单位及相关单位能够持续跟踪、监测事故全过程;
43.事故监测人员能够科学评估其潜在危害性;
44.能够及时报告事态评估信息;
(四)
指挥与研判
45.现场指挥部能否及时成立,并确保其安全高效运转;
46.指挥人员能否指挥和控制其职责范围内的应急响应行动;
47.指挥人员能否掌控全局协调;
48.指挥部各位成员能否在较短或规定时间内到位,分工明确并各负其责;
49.现场指挥部能否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或制定切实可行的现场处置案并报总指挥部批准;
50.指挥部重要岗位是否有后备人选,并能够根据演练(事故救援)活动的进行合理轮换;
51.现场指挥部制定的事故救援方案是否科学可行;
52.是否调集了足够的应急事故救援资源和装备(包括专业事故救援人员和相关装备);
53.现场指挥部能否与当地政府或本单位指挥中心信息畅通,并实现信息持续更新和共享;
54.应急指挥决策程序是否科学可行;
55.指挥部能否对事故现场有效传达指令,进行有效管控;
56.应急指挥中心能否及时启用,各项功能正常、满足使用;
57.参演人员是否能够按照处置方案规定或在指定的时间内迅速达到现场开展事故救援;
58.参演人员是否能够对事故先期状况做出正确判断,采取的先期处置措施科学、合理,处置结果有效;
59.现场参演人员是否职责清晰、分工合理;
60.应急处置程序是否正确、规范,处置措施执行到位;
(五)
事故处置
61.参演人员之间是否联络有效,沟通顺畅有效,并能够有序配合,协同事故救援;
62.事故现场处置过程中,参演人员是否能够对现场实施持续安全监测或监控;
63.事故处置过程中是否采取了措施防止次生或衍生事故发生;
64.针对事故现场是否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事故救援人员安全;
(六)
应急资源管理
65.根据事态评估结果,能否识别和确定应急行动所需的各类资源,同时根据需要联系资源供应方;
66.参演人员是否能够快速、科学使用外部提供的应急资源并投入应急事故救援行动;
67.应急设施、设备、器材等数量和性能是否能够满足现场应急需要;
68.应急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是否规范有序,不存在浪费情况;
(七)
应急通讯
69.通信网络系统是否正常运转,通讯能力能够满足应急响应的需求;
70.应急队伍是否能够建立多途径的通信系统,确保通讯畅;
71.是否有专职人员负责通讯设备的管理;
72.应急通信效果是否良好;
73.演练各方通信信息是否顺畅;
(八)
信息公开
74.是否明确事故信息发布部门、发布原则;
75.事故信息是否能够由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
76.是否指定了专门负责公共关系的人员,主动协调媒体;
77.是否主动就事故情况在内部进行告知,并及时通知相关方(股东/家属/周边居民等);
78.是否能够对事件舆情持续监测和研判,并对涉及的公共信息妥善处置;
(九)
人员保护方案
79.演练(事故救援)单位是否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协调有关方面确保各方人员安全;
80.应急事故救援人员是否配备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或采取了必要自我安全防护措施;
81.是否有受到或可能受到事故波及或影响的人员的安全保;
82.针对事件影响范围内的特殊人群,是否能够采取适当方式发出警告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十)
警戒与管制
83.关键应急场所的人员进出通道是否受到有效管制;
84.是否合理设置了交通管制点,划定管制区域;各种警戒制与管制标志、标识设置是否明显,警戒措施是否完善;
85.是否有效控制出入口,清除道路上的障碍物,保证道路畅通;
(十一)
医疗救护
86.应急响应人员是否对受伤害人员采取先期急救;
87.急救药品、器材配备是否有效;
88.是否及时与场外医疗救护资源建立联系求得支援;
89.伤员是否得到及时救治;
90.现场医疗人员是否能够对伤病人员伤情作出正确诊断,并按照既定的医疗程序对伤病人员进行处置;
91.现场急救车辆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地将伤员送往医院,并带齐伤员有关资料;
(十二)
现场控制与恢复
92.针对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安全健康与环境、设备与设施方面的潜在危害,是否为降低事故影响而制定有效的技术对策和措施;
93.事故现场产生的污染物或有毒有害物质是否能够及时、有效处置,并确保没有造成二次污染或危害;
94.是否能够有效安置疏散人员,清点人数,划定安全区域并提供基本生活等后勤保障;
95.现场保障条件是否满足事故处置、控制和恢复基本需要;
96.演练情景设计合理,满足演练要求;
97.演练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十三)
其他
98.参演人员是否能够按时就位、正确并熟练使用应急器材;
99.应急响应的解除程序是否符合实际并与应急预案中规定的内容相一致;
100.应急预案是否得到了充分验证和检验,并发现了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