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救高层建筑物火灾安全指导原则
了解高层建筑物抢救困难之原因,及如何利用建筑物既有设施设备辅助救灾,以节省人员体力消耗,并确保救灾人员安全。
故在高层建筑物火灾抢救上及人员逃生上远较一般建筑物火灾困难许多,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及大量财产损失,加上现今都市人口密度逐渐增加,建筑物往上(高层建筑物)及往下(地下建筑物)之数量越趋增加,高层建筑物之火灾势必成为现今消防抢救之一大课题。
以下就高层建筑物之灾害特性,列举出消防抢救上安全注意事项,并搜集相关案例提出检讨,期能提升救灾效率,并确保执勤同仁之救灾安全。
二、灾害特性
(一)大量人潮疏散不易:
因楼层高、面积广阔,收容人数多,发生火灾时除依赖大楼自身的防火避难设施外,平时之防火管理应妥善发挥作用,但在火势延烧迅速、浓烟密布又人数众多情形下,如何兼顾火灾抢救与人员的疏散成为消防抢救上之重要课题。
(二) 人命救助困难:
人员逃生不易,受困建筑物之民众,散处于不同楼层、区域,且高空作业车在地形及高度限制下无法到达每一楼层,另内部复杂通道与隔间,增加人命搜索之困难度。
(三) 浓烟密布:
大量高温浓烟阻碍视线且经由各管道、通道及空间水平或垂直蔓延,不利于人员避难逃生。
(四) 热量蓄积:
高层建筑物之结构厚实且密闭,发生火灾后,在密闭或半密闭之空间热量无法散失,导致热量累积形成高温高热之环境,对于消防及内部收容人员造成生命安全威胁。
(五) 抢救困难:
高楼层救灾会提高消防人员水线部署之难度,且穿着重装及背负空气呼吸器之消防人员,尚需携带水带、瞄子、破坏器材、照明设备、发电机、排烟机…等救援装备器材到达起火层,尚未到达前就已消耗大量体力,另因高层建筑物楼层高、面积广阔,抢救时间长,消防人员抢救风险也随之增加。
三、灾害历史案例
(一) 现场概述:
该大楼10层楼丽晶歌厅一处角落起火,但因歌厅冷气未关,火苗迅速扩及该楼层各处。消防人员赶至现场抢救,大火近2小时半被扑灭。
清理火场时于10楼电梯内发现3具焦尸,经查为最先抵达现场的3名消防人员,见当时火势不大,乘坐电梯上楼救援,疑似电梯门打开后带进新鲜空气,发生爆燃现象,不幸罹难。
据消防大队(后改制为消防局)推断,可能3员搭乘的六福大楼电梯是位于汉口街的电梯,较少人使用,一般顾客都是使用靠近昆明街的电梯,大楼管理单位为便于管理,近汉口街的电梯采限制措施,仅提供部分楼层停靠,当3员进入电梯准备在6、7楼时停住,但因电梯早已设定,此楼层无法进出,被迫只有直升10楼,因而发生不幸意外。
(二)人员伤亡情形:3名消防人员罹难,3名消防人员轻伤(分别为玻璃割伤、骨折、摔伤)。
(三)案例检讨:
1、应先行通知大楼管理员关闭空调设备。
2、灾害发生时,不宜搭乘一般电梯;另搭乘紧急升降机抢救时,须停于起火层下两层。
3、个人防护装备应确实穿着,上下楼梯时,应注意梯阶及杂物避免踩空或绊倒。
四、安全注意事项
(一) 了解现场状况
经由消防乙种抢救图,预先了解建筑物内部隔间、结构、装潢、出入口和内部消防设备设置情形。到达时再至防灾中心了解楼层用途、起火点位置、消防安全设备动作情形、疏散情形、人员受困、住户资料及是否有统一保管各单位钥匙,并索取建筑平面图以了解空间配置及其他建筑物信息。
(二) 确保装备器材配戴完整
个人防护装备应穿戴完整,并养成手套、防焰头套务必穿戴之习惯,上述提及之高层建筑物火灾有高热蓄积、浓烟密布之特性,应一并携带手提无线电、空气呼吸器、照明灯、绳索、救命器,并视火场状况携带破坏器材,以因应突发状况。
(三) 优先执行断电措施
通电之电气设备,尤其高压电设备,未确定断电前不得朝设备射水,仅可做周界防护防止火势扩大延烧。俟确认断电后始能得进行射水灭火作业。
(四) 成立前进指挥站
于起火层直下两层(或避难层)成立前进指挥站,集结救灾人员妥予编组,以轮番更替进入救灾。预备接替人员(预备组)待命,于交接时原任务编组人员应妥为交代内部抢救状况。
(五) 装备器材集结
因高层建筑物各式抢救器材运送不易,且消防救灾分秒必争,如需各项器材时,等候从低楼层运送或背负上来,耗时费力,将危及救灾人员之安全并拖延救灾进度,指挥官应事前调集水带、瞄子、分水器、热显像仪、照明索、各式破坏工具、照明设备、发电机、空气瓶…等救灾装备器材,集结至前进指挥所置放备用。
(六) 运用消防安全设备
使用高层建筑物既有消防安全设备,如连结送水管及室内消防栓,以省去水线部署时间、体力消耗。
(七) 落实人员安全管制
应由管制人员管控进出同仁之人员管制牌或救命器上启动钥匙(附挂名牌)另登录进入时间及气瓶压力,若抢救人员留置时间过长时,应使用无线电告知抢救人员已入室时间,确认是否应实时退出,以确保抢救人员安全。
(八) 成立紧急救援小组
紧急救援小组(RIT)应于前进指挥所(或器材集结区)待命,若内部抢救人员遭遇紧急事故时,立即入室实施救援任务或给予协助。
(九) 注意空气呼吸器使用安全
空气呼吸器应穿戴完整并进行测试后再进入救灾,另注意深入室内之距离,计算剩余空气量时应考量退出时间(包括上下楼梯),通常在火场中,因呼吸急促,空气的使用量增加,相对的所能使用之时间亦缩短;前进指挥所备妥替换用空气呼吸器 (或更换用气瓶),并加派空压车至现场支援充填气瓶。
(十) 运用紧急升降机
紧急升降机位于建筑物排烟室内,在设计上有防火门阻隔火势,又有排烟系统协助排烟,因此所处空间相对安全,最适合做为救灾据点或运送受困民众。另紧急升降机有专为消防人员救灾使用的特殊设计(一次消防、二次消防),应了解使用方式并于抵达现场后即掌握钥匙以控制电梯供救灾使用。
(十一) 抢救行动稳健小心
火场内地面杂物众多且浓烟遮蔽视线,情况复杂且视线不佳,各项抢救动作应稳健小心,宜避免跑步等易生意外之快速动作,使抢救人员能时时留意火场危险环境之情况。
(十二) 固定水带
垂直布线及梯间布线应加以适当固定并防止接头脱落,确保救灾水源不断。
(十三) 部署方式及抢救动线
应逐层部署抢救,由下层先行部署,再往上层部署,若跳层抢救应确保人员进出安全以免受困;另进入复杂通道须注意退路,可循绳索或水带退出火场,且撤出时由上层先行撤出,再下层撤出。
(十四) 水线相互配合
原则上同一燃烧空间应有两线相互配合,1线攻击水线,另1线为防护水线,防护水线主要目的在于掩护、确保攻击水线人员安全,确保撤退路径动线、扑灭复燃之火势等,必要时可协助灭火攻击增加灭火水量。
(十五) 注意安全门自动闭锁装置
射水时应注意安全门之自动闭锁装置,以免遭反锁受困楼梯间而产生危险。
(十六) 云梯车待命
若使用云梯车将人员送入建筑物内,云梯车应保持待命状态,供内部人员紧急撤出。
(十七) 无线电通讯联络保持畅通
进入抢救之带队人员应携带手提无线电,随时回报室内各种状况及是否要支援人力或装备并保持联络。另对于无线电频道之使用应遵循统一模式,例如紧急状况(抢救人员受伤、受困)优先于指挥、指挥重于内部沟通,且各救灾人员均非常了解该使用优先级,任何打破该规则之无线电通讯,指挥官应立即打断并警告;另无线电使用应简化语句,减少冗词赘字可增进无线电使用效能。
(十八) 谨慎执行通风排烟战术
通风情形影响火势发展、火流方向甚巨,应先行通知大楼管理员关闭空调设备;原则上在火势控制前不得进行机械排烟,以免造成火势突然扩大或加速闪燃现象造成危险。因通风排烟作业潜在危险性,所有烟控行为应让现场所有救灾人员事先知道,并由指挥官统一下令执行,禁止擅自作主执行通风作业。
五、结语
综整以上各案例及救灾注意事项,可汇整下列结论:
(一)大量高温浓烟沿管道间迅速蔓延扩散,进而导致逃生困难、受困民众人数众多,应于火势快速发展前有效率地进行疏散。
(二)视现场实际状况,选用云梯车、安全梯或紧急升降机执行救援任务,惟一般电梯及电扶梯缺乏防火防烟区划不宜使用。
(三)投入大量人力的情况下,救灾人员安全管控亦成为一大挑战,也是造成消防人员伤亡与否的关键。
(四)加强高楼救灾技能及基本自身救灾安全观念,并持续办理高层建筑物之抢救演练,方能在实际灾害发生时有效降低伤亡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