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分类的基础知识
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类方法,现行的标准是1986年5月31日发布,1987年2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_T 6441-1986。考虑到发行的日期,可以说整个内容相当具有时代特征。但仍然沿用至今,可见,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符合生产安全实际的。
该标准,以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为对象,对于事故的类别、发生原因、严重程度等进行了明确。虽然是对于事故结果的总结,但如果我们从结果向前看,不难看出我们生产安全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在哪里。
伤亡事故…
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而事故之所以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异常接触。如下图:
事故的类别…
按照发生的事故中,人和物的不同组合,将事故进行分类,例如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共计20种。
01 物体打击 | 02 车辆伤害 | 03 机械伤害 | 04 起重伤害 | 05 触电 |
06 淹溺 | 07 灼烫 | 08 火灾 | 09 高处坠落 | 10 坍塌 |
11 冒顶片帮 | 12 透水 | 13 放炮 | 14 火药爆炸 | 15 瓦斯爆炸 |
16 锅炉爆炸 | 17 容器爆炸 | 18 其他爆炸 | 19 中毒和窒息 | 20 其他伤害 |
起因物…
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称为起因物。一般来说,即:具有不安全状态的物体。被分为27个类别。
01 锅炉 | 02 压力容器 | 03 电气设备 | 04 起重机械 | 05 泵、发动机 |
06 企业车辆 | 07 船舶 | 08 动力传达机构 | 09 放射性物质及设备 | 10 非动力手工具 |
11 电动手工具 | 12 其他机械 | 13 建筑物及构筑物 | 14 化学品 | 15 煤 |
16 石油制品 | 17 水 | 18 可燃性气体 | 19 金属矿物 | 20 非金属矿物 |
21 粉尘 | 22 梯 | 23 木材 | 24 工作面(人站立面) | 25 环境 |
26 动物 | 27 其他 |
千人死亡率…
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该人数,常作为统计指标进行报送。计算方法为:
千人死亡率 = ( 死亡人数/平均职工人数 ) * 1,000
伤害频率…
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伤害的人数。伤害人数指轻伤、重伤、死亡人数之和。该指标,常用于组织内部进行事故统计分析使用。计算方法为:
百万工时伤害率(A) = ( 伤害人数/实际总工时 ) * 106
实际总工时的计算方法为:
实际总工时 = 统计期间内平均职工人数 * 该时期内实际工作天数 * 8
伤害严重率…
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数。该计算方法为:
伤害严重率(B)= ( 总损失工作日/实际总工时 )* 106
其中,损失工作日的换算,在该标准的附录B进行了规定。例如:死亡或永久性全失能伤害为6000日。总损失工作日,是指统计期间内,每一受伤害者损失工作日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