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危害小常识

辐射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人体受到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照射后,会产生各种对健康有害的生物效应。
图片

急性放射病是在短时间内有大剂量辐射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全身照射超过1戈瑞时引起急性放射病,局部急性照射会产生局部急性损伤,比如暂时性或永久性不育、白细胞暂时减少、造血障碍、皮肤溃疡、发育停滞等。急性放射损伤平常非常少见,只在从事核工业和放射治疗时,由于偶然事故而发生,或在核武器袭击下发生。
慢性放射病是在较长时间内接受一定剂量的辐射引起的。全身长期接受超容许剂量的慢性照射会引起慢性照射病;局部接受超剂量的慢性照射会产生慢性损伤,比如慢性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生育力受损、白内障等。慢性损伤常见于放射工作职业人群,以神经衰弱综合症为主,伴有造血系统或脏器功能改变,常见白细胞减少。
放射性疾已被定为职业病,并制定有相应的国家诊断标准。

胚胎和胎儿对辐射比较敏感,在胚胎植入前期受照,会使出生前死亡率升高;在胎儿形成期受照,会使畸形率升高;在胎儿期受照,小头症、智力迟钝等发育障碍的出现率增高。因此对育龄妇女和孕妇,在防护上都有特殊的要求。
图片

辐射可能致癌和可能造成遗传损伤,在受到照射的人群中,白血病、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骨癌等各种癌症的发生率随受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辐射可能使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受照射者的后人各种遗传疾病的发生率增高。

谈到辐射的伤害,要考虑三个条件:


1. 剂量的大小。

2. 身体受照射的部位。

3. 急性还是慢性暴露。

图片


辐射防护的方法





一、体外照射的防护:
时间、距离、屏蔽三方法。
1. 时间防护——缩短受照时间:缩短受照时间是简易而有效的防护措施,为此应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辐射场所逗留,即使工作需要,也应尽量缩短在辐射场所逗留的时间。
2. 距离防护——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人体受到照射的剂量率接近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就是说,距离增加1倍,剂量率则减少到原来的1/4,操作者与辐射源之间有足够的距离是十分必要的。
3. 屏蔽防护——人与辐射源之间设置防护屏障:在放射防护不可能无限制地缩短受照时间和增大与源的距离时。采用屏障防护是实用而有效的防护措施。

二、体内照射的防护:
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的途径有:饮食、呼吸、皮肤吸收、伤口侵入。因此,体内照射的防护方法就是避免食入、减少吸入、增加排泄、避免在污染区逗留。此外还要加强辐射场所除污工作,以减少人员的体内污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