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感烟和离子感烟到底有什么区别?

一、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

  前段时间回答问题,发现不少同学看到“光电”两个字,就开始“顾名思义”了,以为光电感烟嘛,那肯定是不能用在平时有各种灯光的地方,否则肯定会误报。出现这种理解,实际上是没有对光电感烟探测器的原理搞清楚,原理了解了,自然也就知道他的不适用场所了。

1.定义:

  光电感烟探测器也是感烟型的探测器注意,并非火焰或图像型探测器,它是利用起火时产生的烟雾能够改变光的传播特性这一基本性质而研制的。根据烟粒子对光线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光电感烟探测器又分为遮光型和散光型两种。

图片

2.原理:

①遮光型

该探测器的检测室内装有发光器件及受光器件。在正常情况下,受光器件接收到发光器件发出的一定光量;而在火灾时,探测器的检测室进入了大量烟雾,发光器件的发射光受到烟雾的遮挡,使受光器件接收的光量减少,光电流降低,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

图片

②散光型

   该探测器的检测室内也装有发光器件和受光器件。在正常情况下,受光器件是接收不到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的,因而不产生光电流。在火灾发生时,当烟雾进人检测室时,由于烟粒子的作用,使发光器件发射的光产生漫射,这种漫射光被受光器件接收,使受光器件的阻抗发生变化,产生光电流,从而实现了将烟雾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功能,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

图片

3.不适用场所

1)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会误报)

2)可能产生蒸气和油雾;(会误报)

3)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会误报)

4)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烟粒子也稀薄,不足以使光束发生变化,所以响应的灵敏度会变低)

二、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

1.定义/原理:

   离子感烟式探测器也是感烟型探测器,它是在电离室内含有少量放射性物质,可使电离室内空气成为导体,允许一定电流在两个电极之间的空气中通过,射线使局部空气成电离状态,经电压作用形成离子流,这就给电离室一个有效的导电性。当烟粒子进入电离化区域时,它们由于与离子相接合而降低了空气的导电性,形成离子移动的减弱。当导电性低于预定值时,探测器发出警报。

图片

2.不适用场所:

1)相对湿度经常大于95%(长期受潮,会对电离电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探测性能)

2)气流速度大于5m/s(气流较大,烟粒子不容易和电离离子结合,从而降低探测性能)

3)可能产生腐蚀性气体;(腐蚀电极板)

4)产生醇类、醚类、酮类等有机物质;(易燃,易挥发,易形成可燃蒸汽或气体,进入电离通路会发生危险)

5)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误报)

6)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