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供电系统为何要27.5千伏电压?

我们平时接触到的电器设备大多是380/220V电压的,电动机功率也就几千瓦几十千瓦至上百千瓦,我国有关标准规定1000V以上为高电压,采用高电压的目的是减小负荷电流。

这是因为功率是电流与电压的乘积,当功率一定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小,电流的大小决定了所用导线的粗细,以及供电距离的远近,还关系到电动机体积的大小。

三相380V的电动机,每千瓦电流约2A,一般200kW以上的电动机,就要采用高压供电了。我国常用的高电压等级有6kV、10kV、20kV、35kV等。

图片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高铁电力系统为10kV,高铁供电系统才是27.5kV

高铁列车的单列功率已近9000kW,采用高压供电是肯定的。但高铁供电却用了一个不常用的电压等级27.5kV(千伏)。实际上高铁列车的额定电压是25kV,考虑到电压降等问题,允许上下浮动10%,也就是实际电压在27.5-22.5kV之间,所以接触网的供电电压为27.5kV。那为什么不用现成的20kV或35kV呢?而用了个介于这两者之间的25kV也就是27.5kV。

对此,一种观点认为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规定了高铁采用27.5kV电压,所以采用27.5kV,这似乎无可辩驳。但若再问下为何标准要规定采用27.5kV电压呢?建造世界上第一条采用27.5kV电压的高铁时,有标准规定吗?

另一种观点认为高铁列车的受电弓耐压是25kV的,因为受绝缘强度限制,只能用这个电压。如果再升高电压,势必要增加绝缘强度提高耐压等级,这样会造成成本成倍增加。

这似乎是一个靠谱的答案。25kV以上刚好有35kV这个电压等级,如果高铁用35kV电压,真的会成倍增加成本吗?

我们用数据来说话,目前复兴号高铁列车单列功率达8800kW,考虑到线路损耗等因素,暂以9000kW来计算。电压25kV,那么电流是I=P/U=9000÷25=360A。根据允许电压降10%,也就是电压降△U=2500V据此来计算需要多大截面积的接触网滑触线?

因为△U=IR、R=ρL/S、所以S=IρL/△U
S……接触网滑触线截面积
△U……允许电压降
I……线路电流
ρ……电阻率
L……线路长度
R……线路电阻

目前高铁上的牵引变电所间隔约50000米,单边供电距离25000米,也就是单边线路长度。因为接触网是单相供电,计算电压降时来回线路长度就是50000米。

已知:△U=2500V、I=360A、L=50000米
ρ=0.02(铜40oC)
S=IρL/△U=360×0.02×50000÷2500
=144m㎡

计算得在电压25kV、电压降2500V、供电距离25000米情况下,需采用144m㎡的接触网滑触线,这与目前高铁实际采用的150m㎡滑触线非常接近。

如果双列重联运行,接触网供电电压也在22.5kV以上,完全在允许值以内。

那么如果把电压升高到35kV,会是什么情况呢?电压降依然允许10%,就是△U=3500V,其它条件不变。

I=P/U=9000÷35=257A
S=IρL/△U=257×0.02×50000÷33500
=73.4m㎡

可见在35kV供电情况下,其它条件不变,所用滑触线截面积只需73.4m㎡,比在25kV供电时减小了一半。如果依然采用150m㎡的滑触线,供电距离将增长一倍,也就意味着牵引变电所可减少一半。

这是什么概念?这将大幅度降低高铁供电的初投资成本及运行成本。而35kV又是常用电压,这个电压等级的变压器、开关设备、绝缘部件等都是成熟产品,拿来就可用,对接触网只需把支架绝缘子增加1-2片(如图)就可把25kV升压为35kV,这方面所增成本很少。

图片

可见,如果把25kV升压到35kV,绝不会增加成本,相反可以大幅降低成本。那么这等好事,为何高铁不干呢?而弃用35kV采用25kV也就是27.5kV。

其实这又牵述到另一个问题安全距离,电压越高就要求安全距离越大,如果安全距离不够,高压带电体就会对无电体放电。高铁接触网滑触线就在列车顶上,它们之间的距离肯定要大于安全距离。这个距离过小,将造成接触网对车顶放电,一旦放电轻则造成电压跌落,重则造成供电中断。那么把接触网架高,增加接触网与车顶之间的距离,不就解决问题了吗?问题是接触网已无法升高,因为铁路上有许多桥梁与隧道。
图片

综上所述,高铁采用27.5kV电压是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在更高电压与安全距离之间作出的无奈选择,实际上也是在目前情况下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