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职业病宣传周
转载:
一问:2020年的职业病宣传主题是什么?
职业健康保护·我行动
二问:我国的职业病防治方针是什么?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三问: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四问:劳动者如何判断自已患的是不是职业病?     可能通过以下四个条件进行判断:     1、必须有劳动关系,患病者应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五问:职业病有多少种类?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中共列出了10类132种职业病,具体分类如下:    1、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尘肺13种,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    2、职业性皮肤病,9种;    3、职业性眼病,3种;    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    5、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    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    7、职业性放射性,11种;    8、职业性传染病,5种;    9、职业性肿瘤,11种;    10、其他职业病,3种。 六问:如何进行职业病诊断?      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申请职业病诊断需携带以下材料:     1、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包括在岗时间、工种、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等);     2、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4、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还需要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等资料;     5、与诊断有关的其他资料。 七问:什么是职业病鉴定?      职业病鉴定是指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向职业病诊断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职业病再诊断的过程。     职业病鉴定实行两级鉴定制,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首次鉴定,省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为最终鉴定。 八问:职业病病人享有哪些待遇?       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2、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3、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4、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在本单位患职业病病人的劳动合同;     5、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     6、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 九问:劳动者如何预防职业病?    1、上岗前劳动者要做到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2、遵守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或其它安全规程;    3、作业时坚持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噪声耳塞等;    4、及时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职业健康检查,按体检机构要求及时复查相关职业异常项目;    5、发现身体出现可能与职业有关的疾病或异常,请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查或咨询;    6、积极参加用人单位开展的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或通过媒体、网络搜索职业病知识,提高自己防护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