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安全生产现状

1、事故总量仍然偏大,且伤残人数和经济损失巨大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生产安全水平仍有差距。中国亿元GDP死亡率目前为0.1左右,英国为0.02,日本为0.05,美国、澳大利亚、未来10年,既是发展的机遇期,又是矛盾的凸显期,事故多发、易发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

 

2、重特大事故没有有效遏制,并向非高危和非重点领域转移

 

煤矿、非煤矿山、交通、消防、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领域发生重大和特大事故多安全生产事故由城市核心功能区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新区转移,由生产领域向服务领域转移,农村、农村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十分严峻。

 

3、安全隐患大量存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却熟视无睹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过程中,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传统和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并存,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安全隐患大量存在,触目惊心,一些地方和单位却熟视无睹。很多隐患因为各种原因被侥幸掩盖。

 

4、非法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由此导致的较大以上事故占近一半

 

一些地方和单位“三非”、“三违”和“三超”现象屡禁不止。一些生产经营单位法治观念淡漠,甚至无视国家法律法规,无视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在经济利益面前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甚至暴力抗法,有的企业运用假证照、假图纸等逃避安全监管,长期非法违法生产经营。

人的安全素质和管理缺陷导致非法违法行为和非法违法行为高发。

 

5、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严重

 

事故总量仍然偏大,且伤残人数和经济损失巨大。据统计,全国约有上亿劳动者从业环境存在职业危害,全国尘肺病患者共计近80万人,且每年新发病例2万多人。职业病危害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制约中国安全生产的深层次原因

 

1、安全发展理念不牢

 

1)地方政府

 

安全发展理念树得不牢,红线意识还没有入脑入心。重发展、轻安全,安全给政绩让路、安全给GDP让路。在招商引资中放松安全准入门槛,片面强调要给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城乡规划、设计、建设忽视安全,工业园区安全把关不严、隐患治理不力。

 

2)企业

 

思想上没有真正重视安全,未把安全生产放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没有把保护生命放到高于一切的位置上。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率轻效益,重成本轻价值,注重眼前经济利益,安全给效益让路,安全投入能省即省,甚至要钱不要命,违法生产经营或者知法犯法是家常便饭。

 

2、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导致对煤炭、钢材、建材等需求增长过快,需求总量过高和超能力开采,也成为我国煤矿和各类非煤矿山各种安全事故多发的重要导火索。采掘业、冶炼、重化工、制造业、建筑业等高危行业比重过大,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仍然较大,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相对较低。

 

3、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加速,安全风险集聚

 

“人口集中、生产集中、建筑集中、设施集中”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产物,各要素的集中在产生巨大集聚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安全生产风险集聚。

 

一是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给政府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一方面,外来务工人员是高危行业从业人员的主体,将影响高危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外来务工人员往往是城市火灾、交通等事故的高发群体。他们在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城市公共安全带来巨大压力。

 

二是各地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在各类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同时,园区的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增大。如化工园区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源高度集中的区域,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等事故,极有可能引发事故的连锁反应,产生灾难性后果。

 

三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有朝着高层化、密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各地纷纷展开建筑高度竞赛,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缓解了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但也给电梯安全检测与运行、火灾预防和应急救援等扩张,电力、城市交通、燃气、供热等基础设施的覆盖面更广、与城市居民生活接触更加密切,公共设施也因此成为城市安全事故高发领域。近年来,城市公共设施安全事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4、安全基础依然薄弱,安全投入欠账较多(注:不少数据是2016年数据,敬请注意)

 

1)大量中小企业处在初期积累阶段,资金底子薄,生产规模小、条件简陋、工艺落后,技术装备落后、安全保障能力低下。全国登记企业4200万家。中国GDP的构成中,国有企业不到35% ,外资企业大约在10%左右,而民营企业则超过55%

2)煤矿行业企业安全投入欠账500多亿,30%的设备应该被淘汰。我国每年发生的煤矿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这些中小煤矿占到了70%

3)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还不高,安全投入跟不上安全生产需要。

4)大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下,不少企业负责人错误的任认为安全生产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改整改的隐患不整改,该安装的自动连锁装置不安装,该开展的安全标准化创建一拖再拖。

5)社会生产活动和劳动就业规模的急剧扩大,以及城市地下管网、高层建筑、轨道交通等的大量增加,一些地方公用设施严重老化,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问题突出

 

5、安全保障能力低

 

1)煤矿

 

全国有12526处煤矿,其中接近1万处煤矿是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60%以上是不具备安全保障能力的小煤矿。小煤矿、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事故占整个煤矿事故的60%,产量只占不到30%,每年发生的煤矿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这些中小煤矿占到了70%。煤矿中四类灾害严重矿井(高瓦斯、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超深矿井)约占30%

 

2)化工

 

1)全国80%以上化工企业仍是不具备安全保障能力的小化工。

2)每年有2.5亿吨危化品通过公路水路运输。

3)我国油气管道共12万公里,大概有29000多个隐患,还有大约7000个非法占压、安全距离不够、交叉穿越等重大隐患没有整改,是很难啃的‘硬骨头’。

4)城市建设不断扩展与石化装置越来越近,风险明显加大。约30%的危化品生产企业与周边居民居住和生活区域安全距离不足。

5)现在大型石油储罐单罐容积已经达到15万立方米,炼油装置动辄1000万吨以上,乙烯新建项目基本都在100万吨。储存设施大型化、生产装置大型化,极大增加了安全生产的风险。

6)石油化工行业很多装备设施运行时间长,陈旧老化问题凸显。

 

3)交通

 

保守统计有22830万辆汽车,加上摩托车、农用车辆,机动车保有量3.1亿辆;9万多座加油站,7.44万处铁路与公路交叉道口,每天3万多架次民航起落飞机,每天950多万艘大小船只在内河和海上飘泊行驶。没有护栏的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7.5万处、6.5万公里。铁路仍有8000处平交道口无人值守。

 

4)非煤矿山

 

全国小矿山当中,不具备安全保障能力的分别占90%

 

5)消防

 

“三合一”“多合一”等火灾隐患360余万处。城乡结合部有360万处消防隐患等待整改。

 

6、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全国580万煤矿工人、320万非煤矿山工人,50-80%以上为农民工,其中70%以上未接受正规安全培训。

在农民工中,文盲与半文盲占近10%,小学文化程度占近30%,初中文化程度4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不到15%。这样的农民工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安全生的操作技能和防范事故的能力,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犯劳动纪律现象经常出现,成为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并且长期在恶劣环境下从事单调机械的繁重劳动,在工作重压之下安全警觉性下降,从而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多发。

 

7、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仍较淡漠,国民素质还有待提高

 

201465日,公安部消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首次全国“国民消防安全知晓率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得分为64.27分(总分值为100分)。

调查显示:一是农村居民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消防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得分为60.23分,城镇居民为67.74分。从分项来看,农村居民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得分为47.82分,城镇居民为56.30分;农村居民火场逃生知识技能得分为68.53分,城镇居民为75.05分。二是国民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得分为52.74分。

调查结果显示,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电话“96119”知晓率最高(60.60,而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位置的关注度最低,仅45.06分。三是被访者火场自救逃生知识技能得分为71.95分。其中,“火灾不乘坐电梯”“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处理得当”和“正确拨打火警电话”三方面得分较高,得分均在80分以上;“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一项得分较低,为40.63分。

调查结果还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火灾防范意识和火场自救逃生知识技能均低于其他年龄段群体;三成的被访者参加过消防安全培训和火场逃生自救演练;逾九成被访者认为消防安全培训或演练是提高火场逃生自救能力的最佳途径;六成被访者主要通过电视、广播了解消防安全知识。

 

8、安全科技发展水平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发达国家抓安全的“牛鼻子”就是“科技兴安”。而我国安全科技发展水平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

1安全生产科研力量趋于分散,存在条块分割、布局不合理、配置不均衡问题,缺乏全社会共享机制

2)安全科技人才缺乏,科研机构实力不强,科技整体水平不高,对提升监管监察能力的支持较弱

3)安全科技研发的检测检验、技术支撑平台建设相对落后,安全生产科技基础相对较差,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不完善

4)安全科技研发投入严重不足。2011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约8610亿元,而安全科技研发经费不足1亿元

5)能转化为现实安全保障能力的科研成果少,对安全生产的贡献率较低,不足35%,与其他行业相比差距较大

6)安全生产理论研究滞后于工作实践,对典型灾害事故因子生产、流动、变化、发展规律认识不清,重大关键技术研究有待深入

 

9、社会协同作用不强

 

(1)社会各类主体合法参与安全生产监管的渠道、程序、制度还没有形成与建立。

(2)公众、舆论、媒介、群众、其他社会组织对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的参与度低,相应的监督不够。

(3)安全生产评估、检测检验、咨询、培训、论证等中介组织不健全。

(4)保险业仍属传统理赔型保险,介入安全生产领域,但只收保费,不进行事故风险控制、不提供事故预防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