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思维和战略——基于企业价值链的角度

转载。

前言:18世纪60年代,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机器取代了手工制造,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工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了人类前所未有的财富,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操作机器、接触机器的人的人身伤害问题。最初,人们对工作中受伤的认识是:机器是好的,受伤是伤者的问题。后来,一部分工人、企业主、社会活动家开始思考并推动如何保护人员不受伤害。于是便有了一个伴随着生产同步进行的课题——工作场所安全。

安全管理定位的偏差和争议

过去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关于工作场所安全的各项研究都致力于寻找、定义导致事故的原因、事故发展的机理和事故后的应急救援。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性便体现在了如何预防“不出事”上。但是否会出事,是根据经验、教训等做出的预判,出事并不是肯定的结果;同时,即便出事,也不一定有人会受伤;即便有人受伤,也不一定严重。每个人对风险的理解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对是否要采取措施就有了争议。于是,安全工作人员就用马斯洛需求原理来证明企业做安全工作的必要性。即便都认为做安全是必要的,对制定什么样的安全管理战略、如何管理、如何组建安全管理团队、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采取什么级别的保护措施,又会产生争议。这些争议到现在仍在继续,甚至大量存在企业管理层高喊着“安全第一”的口号,一边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管理,一边缩减安全人员编制和投入的奇怪现象。口号和行动相矛盾,让执行层面无所适从。

为什么要缩减安全人员编制和投入,而不是缩减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的编制和投入?说到底,是因为思想上认为安全不如研发、采购、生产、销售重要,似乎不能为企业带来可见的投资回报。

另一个奇怪的现象便是,自1916年,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HenryFaroyl)在其《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中将安保列入企业经营的6大职能以来,其他的职能,如技术、商业、金融、会计和管理,都在管理学中得到了大量的研究,并在学术理论和实践中不断验证推进,不断互相深入融合,配合越来越默契。唯独安全,一直停留在风险管控——别出事——的层面上,并存在大量的争议——无论学术界还是企业,认为“安全和生产互相矛盾“的观点大行其道,似乎企业要做好安全就做不好生产;要好好生产就要舍弃一部分安全。对此,安全人员为自己正名的说法就是要为生产保驾护航。但这句话在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面前多么苍白无力。

在法律日趋完善和严格,事故成本越来越高,对企业社会责任要求逐步拔高的趋势下,企业又不得不做好安全。企业管理层和安全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安全在企业中的作用,给安全更准确的定位,制定更合适的安全战略,成为企业做好安全亟需解决的先决条件。

从企业价值链出发思考安全管理的定位

既然要做安全管理的要求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开始而开始、与生产和业务过程并存的必然结果,我们不如再回到管理理论里面去重新思考和探索,安全到底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是个怎样的存在。

如前文所述,法约尔把安全与技术活动、商业活动、金融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一并定义为企业的6大经营职能,说明法约尔对安全活动对企业经营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入的理解、充分的思考。法约尔对安全活动的论述是:保护财产和人身安全,是保障企业安全、给予员工安全感的所有措施。并认为是企业主和警察的责任。这个论述,和今天法律、社会对企业做好安全管理的要求已经非常接近。

那么,如何去思考安全的作用、定位呢?

先让我们理清企业到底有哪些事情要做。这里,我们借助另外一个理论——价值链。

哈佛大学原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1985年提出了价值链(Value Chain)的概念:“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支持性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其模型如下:

参考最新的国际通用标准ISO 45001: 2018,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保护工作场所因工作导致的伤害和疾病并提供一个安全和健康的场所。伤害和疾病则是对一个人在生理、精神和认知上的有害的影响。连起来理解就是,安全管理是要建立一套制度、目标、流程来保护工作场所的人不受到生理、精神和认知上的伤害。其保护的对象是人;目的是不在生理、精神和认知上受伤害。

再看一下波特价值链,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价值创造活动,哪个链条上没有人?同样的问题也可以问:哪个链条上没有财务,哪个链条上没有计划……从这个角度说,安全和财务、计划一样,是参与企业价值创造全链条的基本活动,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基础支撑——这应该是从价值链理论看安全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定位,是对法约尔将其定义为企业经营6大基本职能之一的解释。企业的管理层和安全人员,也应该有这样的基本定位:安全是企业价值创造全链条的基础支撑条件。

将安全重新定位后,我们不再把安全管理定义成“管住不出事”的职能,而是像财务、计划、人力资源、研发、采购、物流、生产、市场和销售、售后服务一样,是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的一部分。法约尔告诉我们的是,安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6大基本职能之一;价值链告诉我们的是,安全是企业所有活动和价值创造的基础支撑条件。

再定位后的安全战略思考

在这个定位的基础上,企业管理层和安全管理人员就可以重新思考安全管理战略。

战略是什么?简单地说,战略就是一个企业确立一个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调动的所有资源、做的所有事情。

安全战略,就可以理解成一个企业在安全方面设立的目标和为实现这个目标调动的所有资源、做的所有事情。

首先,要制定一个安全目标。这个目标要像技术发展程度、生产产量、财务、市场销售的目标一样,综合企业近几年的状态,制定有提高、可实现的目标。否则,为实现目标而必须的人力、技术、设备、基础设施、无聊、制度和思路都跟不上,目标无法达成,就变成了空洞的口号,随后就变成了无所谓的笑话。

制定安全战略目标,要考虑受这个目标影响或和这个目标有关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员工及其家属、股东、客户、竞争对手、新加入者、供应商、访客、社区、政府,甚至周边的路人。一个企业的安全业绩,会影响到所有这些相关方。企业安全业绩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员工和股东的利益,波及家庭;客户会重新审视这家企业的供货能力和给自己带来的声誉影响;高安全目标和业绩会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让竞争对手和新加入者望尘莫及,心生敬畏;高安全目标和业绩的企业,对供应商同样有高要求;高安全目标和业绩的企业,和社区、政府会保持良好的关系,让所有利益相关者安心。

实现这个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人力、制度和思路、基础设施和环境、物料和设备;支撑这些实现的是财务;推动这些实现的是思维方式和组织结构的调整。

安全目标不是挂在墙上和嘴边的口号,而是要细化成上至管理层、下至一线员工和供应商的每一天的具体行动。除了调动资源外,还要从制度开始细化到程序、要求,直到具体的作业指导书规范的每个动作。所以,好的安全不是生产和业务要开始的时候让安全人员过来评估,也不是生产要开始的时候安全才开始介入,而是将安全要求融入生产和业务执行流程,变成标准的动作行为规范,便于一线员工执行。

全价值链、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安全如何融入整个价值链?

第一步,企业管理层和安全管理人员,应该梳理一下自己企业的价值链。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公司有自己的业务链条,在链条上划分大的阶段板块,思考这个阶段安全应该开展的业务并放进这个版块里。这样就可以就可以在企业业务到某个阶段的时候,业务主导部门就能想到需要让安全部门介入。确保安全不被遗漏,至少应该可以保证基本的合规、大的风险都能被讨论和控制。以自主投资建厂的企业为例,就可以得到一个如下所示的流程模型:

模型一:企业全价值链、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生产运营还可以根据业务内容拆分。按照价值链模型定义的基本活动,可以将进料物流、生产、发货物流、销售、售后服务等每个板块但都拿出来分析。如此一来,企业所有活动都被植入了安全要素。

第二步,某个环节的安全管理,也可以拿出来分析,做成流程模型。以施工安装为例,自临建和打桩开始,到质保结束为止,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

模型二:施工安装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第三步,将某个要素按全生命周期细分。例如单台设备,就可以从规划开始,到设计要求、加工制造、运输、安装、压力测试、安全验收、投料/化学品引入、生产和操作、维护保养、维修和报废。如下流程模型:

模型三: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基于企业价值链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的意义

作为企业基本经营职能之一,安全活动需要在企业经营的所有活动中发挥作用,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企业价值链上的其他活动。

现实的骨感是,企业经营活动策划的时候,因缺乏管理要求、策划人员不知道安全要求、安全人员不知道在策划的事项等诸多原因,导致安全被遗忘。直到要运营的时候,才想起来需要安全参与一下。这时候安全人员现场评估提出的很多问题是很难整改甚至是无法整改的。于是生产人员就会上报说因安全要求暂不能启动或推迟启动。这就造成了安全导致生产延误的假象。根本问题是前面所有环节,安全都没有参与。建立基于价值链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理念和体制,让每个活动的策划者都知道需要安全参与,会大大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我们知道,任何活动,一旦进入实施阶段,如果发现有问题,其调整的难度、影响、成本都会大大提高。安全管理更是如此。所谓的本质安全,如设施、设备等,更多的是在策划、设计阶段已经做了充分的考虑和论证,制造和建设只要按图施工,就可以实现。基于价值链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让安全活动从前端开始参与,就可以让安全要求的落实在策划和设计阶段充分论证,得到落实。

安全介入企业经营活动不全面,或者介入晚,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持续性。持续中断会给企业和相关方利益带来伤害。基于企业价值链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持续性。这也是安全管理的最大价值。

同时,放在企业价值链里看企业经营的安全活动,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安全活动与其他经营活动之间的互动,让各个不同的经营活动方明确自己需要参与自己业务的安全活动,并在业务的上下游关心安全活动。从而形成安全支撑业务价值创造和发展、业务人人参与安全的良好文化。这应该成为企业建立安全文化的基础逻辑。

总结

过去,将安全和生产放在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安全未能参与企业价值创造的每个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从而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基于价值链的角度,将安全融入到企业价值链的每个经营活动里,在每个环节上都充分思考、策划、植入安全体系和要素,细化成员工日常操作和生活的习惯和动作,积累成企业的安全绩效。才能让安全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力支撑;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提高企业声誉、员工满意度和创造力。从而为企业创造直接业绩、社会反馈和资本市场反馈。

从价值链的角度,可以重新理解“安全第一”这个说法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策划、计划和执行,应该将安全放在第一优先级。

从价值链角度重新审视安全活动,会发现安全不仅不在生产活动的对立面,反而是生产和其他经营活动的支撑。在这个基础上,可以重新定义安全活动对企业的价值:支撑企业经营活动、创造附加值、风险管控、事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