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10 ·28”爆炸一般事故调查报告
2021 年 10 月 28 日 8 时 30 分左右,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1号船坞2号生产线H1524散货船8号舱内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
10月26日上午8时左右,众锐徐州分公司装配工王浩全到1号船坞H1524船8号舱底压载舱进行割马板作业。18时许,王浩全完成作业后未断开气源,将一组蓝色氧气、红色天然气皮带一端圈放在 8 号舱底的工具箱内(编号为 KC-007,无通风气孔) ,通过箱门中部孔洞上锁后,再到8号与9号舱右舷甲板气包处(距离事发工具箱垂直距离约24.5米),将另一端一组气体皮带接头从气包上拔出并留在气包周围。27日未使用该组皮带作业,至28日事故发生时,事发气体皮带一直处于悬垂状态(图1) 。
图 1 当日事故发生前现场检查照片
10 月 28 日上午 8 时 20 分左右,建睿公司装配工刘超超 根据其师傅张江涛安排,到 H1524 船 8 号与 9 号舱右舷甲板 气包处,连接通往 9 号舱气体皮带,刘超超认为自己班组在 8 号舱也有作业,其在未对气包周围通往 8 号舱的 2 组氧气、 天然气气体皮带进行确认的情况下,将其中 1 组气体皮带接 通,后在附近整理通往 9 舱的气体皮带。与此同时,众锐徐 州分公司装配工郑勇、谢志刚在 8 号舱上方 501 分段反顶平 台悬挂脚手架上进行切割作业,8 时 31 分 06 秒,火星散落 至事发工具箱附近引起爆炸,爆炸导致在附近准备作业的众 锐徐州分公司打磨工赵广民受伤(图 2) 。
图 2 事故发生后现场照片
(一) 死亡人员情况 赵广民,男,43 岁,汉族,山东省东平县人,与众锐徐州分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打磨工,合同期限为 2020 年 4 月 14 日至 2023 年 4 月 13 日止。 (二) 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 126 万元。
(一) 直接原因 作业人员违规将被放置在事发工具箱内气体皮带的另 一端接到氧气、天然气气包上,连通后事发工具箱内可燃气 体达到爆炸极限,遇周围点火源导致爆炸。 (二) 间接原因 1.作业人员违规操作 (1)众锐徐州分公司作业人员未按众锐公司《气体、皮带安全使用和管理规定》作业结束后在未断开气源的情 况下将事发气体皮带组圈放在无通风气孔的工具箱内。 (2) 建睿公司作业人员未按照外高桥造船公司《安全操作规程实施细则及汇编--气焊(割) 工安全操作规程》(SWS-04-AH-02-2021)、外高桥造船公司《搭载部气体安 全使用和管理规定》 (SWS-05-DZ-09-2020) 、在使用气体前确认气体皮带、接头状态。 2.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履职不力 (1) 众锐徐州分公司 主要负责人违反法定职责,未能有效督促、检查本单位 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现场管理人员未有效督促作业人员执行有关安全管理 规定;班组长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班组作业人员违规存放气 体皮带的情况。 (2) 建睿公司 主要负责人违反法定职责,未能有效督促、检查本单位 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现场生产主管未有效督促作业人员执行有关安全操作 规程和管理规定;班组长安全交底流于形式,未能发现并制止班组作业人 员未确认气体皮带、接头状态即使用气体的情况。 (3) 外高桥造船公司 生产总监未能有效履行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风 险辨识工作组织不力,对授权管理的搭载部、民船项目部安 全管理工作履职不到位;搭载部相关管理人员风险辨识工作开展不力,未能及时 发现并辨识出气体皮带长期悬空存在的被误接的风险隐患。 3.相关企业安全生产履职不力 外高桥造船公司对分包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统一协调、管理不力。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众锐徐州分公司、建睿公司未能有效督促从业人员严格 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对事故发生负 有责任。
(一) 剖析事故原因,深刻反思安全 外高桥造船公司需深刻反思安全生产工作,认真剖析一 年内接二连三发生事故的原因,与众锐徐州分公司、建睿公 司等单位共同反思事故带来的教训,切实树立起安全生产主 体责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全员 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强化作业现场安全生 产的统一协调和管理,认真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和事故隐患排 查治理,夯实安全生产各项基础工作,及时有效化解事故风 险隐患。 (二) 完善规章制度,提高本质安全 针对事故中暴露出来的 日常气体皮带收纳以及调查中 发现的气体皮带代插的问题,企业要全面排查各类工具箱, 加强对动能源及气体皮带的实名制(标识) 管理,气体皮带 要增加防护措施,防止因误操作导致气体泄露。在排摸改进 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从本质 安全的角度审视、排查梳理现有的管理规范、操作规程及作 业方式,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及时进行修订完善,并加以贯 彻落实,提高各类安全规范、规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 加强人员培训,强化现场管控 企业要进一步强化对现场作业人员事故现场保护、安全 防护技能、安全防护意识的教育培训。对于使用气体皮带的 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有效实现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避免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递减的情况,现场管理 人员要加大对作业现场,特别是对劳务派遣人员作业过程的 现场管控,要充分利用各类视频监控设备对作业人员不安全 行为进行监督,督促作业人员切实担负起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防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