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因出事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案例
2020年7月27日晚间,浙江司太立旗下一家工厂发生爆炸事故,导致碘海醇粗品生产车间无法正常生产。28日晚间,司太立进一步公告称,爆炸已致2人死亡4人受伤,车间及生产设备受损严重,已停产自查。事故发生后,司太立股票跌停,市值蒸发18亿。
数据显示,该厂区在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0.14亿元,占公司合并营业收入的77.51%。司太立预计本次停产时间不超过3个月。
2017年某化工企业发布年度业绩预告,公司将出现44亿-48亿元的亏损。其中企业重要子公司损失就达22-26亿!
该企业遭遇巨额亏损的重要原因:
最能赚钱的全资子公司因安全生产事故被责令停产整顿
☞2017年1月13日,发生一起承包商灼烫事故,造成1人死亡; ☞2017年2月12日2时59分,电石事业部3车间的5号电石炉发生喷料灼烫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和5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余万元,被当地人民政府责令停产整顿; ☞2017年6月22日,在停产整顿期间发生了一起承包商高空坠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 ☞2017年7月26日18时56分许,在管道防腐保温作业中发生高温气体泄漏事故,造成2人死亡、17人重伤13人轻伤。
最后一次事故发生时碰巧赶上全国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8月3日国家安监总局作出通报,责令该公司停产整顿,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将其纳入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
该公司聚氯乙烯、电石、尿素、三聚氰胺、火力发电及有关副产品装置停产,造成重大经营性亏损和资产减值损失共计22-26亿元。
整个集团因此受到牵连,包括母公司及所有子公司在内,三年内不得新建、扩建项目,也不能进行兼并重组。
连续发生事故暴露出该企业没有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重发展、轻安全,安全意识淡漠,管理粗放,从工程设计、建设施工到日常安全管理都存在着系统性、结构性漏洞和短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重不落实。董事长、总经理、安全总监等被追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