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矿区四(3)杨某、许某冒落片帮死亡事故案例分析

二矿区四(3)杨某、许某冒落片帮死亡事故案例分析

1997年11月27日11时40分,二矿区四(3)工区岩爆工杨某(男,26岁)和许某(男,27岁)在1238分段道五分层11#进路分层道进行喷浆作业时,因顶板充填体突然冒落将二人压在大块下,导致二人死亡。

一、事故经过

1997年11月27日白班,二矿区四(3)工区主任刘某在排班中通报了当日零点班杨某、许某死亡事故(零点班)情况,并对当日工作进行了安排。10时25分,在对分层道顶板进行了全面检查后,安排杨某、许某对分层道左帮进行喷浆,赵某、沈某上料,工区安全员王某在岩脉分层道口进行监护。约11时,杨某、沈某拉起喷浆管,徐某拿起喷头,从板墙左面开始喷浆, 11时40分,在板墙喷了大约有四分之一时,突然从板墙前边分层道顶板处发生大面积充填体冒落,冒落的量大约有(8×4×0.3—0.4)立方米,冒落的充填体将杨、许二人砸在下面,一小块灰皮擦伤王某的前额,闻讯的现场人员急忙组织抢救,待将杨某、徐某救出,送往医院后,杨某、徐某二人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1、充填体冒落伤人是导致四顾发生的直接原因。

2、3#盘区岩石破碎,地压活动频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前四分层回采中,分层联络道均发生多次支护被压坏,巷道变形的现象,尤其以三分层联络道为最。

(2)96年8月,井巷公司在1218分段施工的3#道曾与1238分段三分层联络道冒通,冒顶高度达十六、七米;

(3)1150水平3#溜井出矿道经常发生底鼓现象。原因是由于岔口应力集中,形成冲击地压,充填体顶板受压脱层冒落所致。

3、充填原材料(水泥、棒磨砂)质量差,造成充填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4、该分层道受压局部顶板充填体受到破坏。经检查,发现有不安全因素,特别是1#充填回风井附近顶板充填体开裂,决定充填处理,由于认识水平低,预见性不高,在处理隐患的时间上掌握不准确,没能在冒落前对该分层道进行充填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5、从事故现场看,在上层充填打底层中,有分层现象,没有做到使一次充填打底达到2米的要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为:一是由于打底充填时设备出现问题停车造成的;二是由于充填进路出现问题,被迫停车造成的,这说明我们在充填打底管理上有漏洞,不能完全排除故障停车,打底层不能按要求一次成型,从而影响了打底层的整体性,受压就容易发生脱层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6、虽然经过认真检查,没有发现异常现象,说明检查不够认真,职责履行不到位则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三、防范措施

1、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在教育和管理上,都严格要求在组织生产作业前,先认真排查现场安全隐患,确认隐患得到处理后再进行正常生产作业。

2、建议公司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立项,对大面积下向充填采矿法中盘区与盘区之间因下降速度不同而形成的应力分布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控制地压,减少应力集中,尤其是控制冲击地压的回采方法。

3、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合攻关,研制预测充填体冒落的先进仪器,使我们能及早发现隐患,在处理充填体隐患的时间和措施更合理,更可靠。

4、坚持标准化作业,严格按设计施工。

5、建议公司加强充填材料的跟踪管理

6、加强充填打底层的管理,认真检查充填设备和充填进路的准备工作,规定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打底充填。

四、事故教训

事故发生的原因告诉我们,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必须从提高充填质量入手,而提高充填质量,则又必须从抓好原料质量、充填准备质量等方面入手才能确保充填质量。因此,在今后的安全管理中,必须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包括对原材料质量的管理和隐患的排查治理,通过抓好工程质量的管理和隐患的排查治理,提高作业现场的本质安全化水平,才能确保职工的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