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市12-19煤矿垮塌抢险纪实

  四名矿工遇险后的分分秒秒——“12·19”硫磺沟益安煤矿垮塌抢险纪实

  12月19日12时左右,昌吉市硫磺沟益安煤矿矿工孟平卫、耿选福、景根生、景根林四人像往常一样下到正在进行技改的斜井,准备对斜井巷道的坡度进行改造。当他们走到距离井口17米左右的时候,一声巨响,他们身后突然垮塌,巷道瞬间被塌落的岩石和土方封死,四人被困井下。

  事故发生后,接到报告的昌吉回族自治州矿山救援队、昌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昌吉市煤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及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煤炭厅、昌吉州、市领导立即赶往现场,成立了抢险指挥部,确定救援方案。

  经过现场勘察,垮塌造成的土方阻隔厚度约5至6米,土方约30多立方米,垮塌地点距斜井井口17.5米。救援队员以最快的速度向井下垮塌横截面打入长6米、直径50毫米的钢管,通过压风机将新鲜空气送进被阻隔的巷道。很快,第二根钢管又被打进,主要用于通话和空气回流。接着救援人员又打入第三根用来通食的钢管,将加热的牛奶灌进去,被困矿工用安全帽接住后饮用。3条管道建立起了井下被困矿工的生命安全保障系统后,营救人员开始了争分夺秒的救援。

  当天中午,受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的委托,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艾力更·依明巴海赶到煤矿,通过通话管道向遇困矿工转达了自治区领导的关心。

  由于垮塌处作业面积狭小,大型机械无法进去,也不能容纳多人集中作业。救援队分成5组,每组七八人轮流下井,人工挖掘坍塌的土方,然后用矿车运走。为防止再次发生危险,救援人员采用“撞楔法”,即在井下采用分段施工的办法,每掘进一点都做支护支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随着紧张而有序的掘进,救援人员离被困人员的距离一点点靠近。

  20日凌晨,昌吉州党委书记李学军、州党委常委、昌吉市委书记苏彪赶到救援现场。此时,现场救援、医疗救助、电力供应、食品供给、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井内通风情况良好,4名被困矿工无生命危险。

  到22时,4名矿工被困井下已34个小时。这时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掘进面距被困矿工只有一米了,照此测算,预计到零点前被困人员就可以获救了。指挥部领导、救援队员、医护人员全部涌到井口,有的拿来了棉大衣,有的端来了稀饭,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在等候。

  到23时30分,一名救援队员上来说下面有些塌陷,需要木头支撑。

  就在救援人员往井下运木头时,下面又传出消息,由于井下砂石压力太大,保护支架发生倾斜,顶层砂石下漏,将快挖通的通道再次堵塞。

  在此后的5个小时里,每隔20分钟,就有一组救援人员下井清理砂石。越接近垮塌点,巷道上面的砂石落得越多,作业面积越来越小,只能1名救援队员蹲着挖土了。

  凌晨5时30分,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救援队孟队长详细介绍了现场施工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砂漏阻止不了,用作通风的管道堵满砂石,情况非常危急。他提出3个方案:一是尽快调运一个直径80厘米的钢管,打进阻断面,让被困矿工爬出来;二是用木板打造一个斜井;三是在离井筒6米的地方用挖掘机直接开挖。在场领导和专家认为三个方案均不可行。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自治区煤监局局长王健和副局长吴甲春指出,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通风问题,一定要保障被困人员安全。他们要求救援队立即把通话的管道改作通风口,需要通话的时候,关停送风机就可以了。通风问题解决后,沿较为牢固的右壁打支护慢慢掘进。一直坐镇指挥的昌吉州党委常委、副州长王伟给大家鼓劲说:“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快要成功的时候,救援队目前一定要克服急躁情绪,稳扎稳打,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进度。”昌吉市委常委、副市长袁新泉还安排工作人员在井口架起大锅,烧茶送饭,为救援队做好服务。同时通过通食管道给被困人员送进火腿肠,并保持通话,稳定他们的情绪。

  救援进展仍然很慢。21日上午9时,指挥部再次召开紧急会议,自治区专家提出了备用方案:联系调动50根单体液压支柱及配套泵和熟练操作人员,协调当地供电部门调运6000伏的变电压支援现场。井下,救援人员依旧轮换着一边做支护,一边往外运砂石。

  14时,救援人员悄悄地说:“有希望了,砂漏问题解决了。”

  14时40分,井下支护已经增加到11组。这时,一名救援人员欣喜地喊道:“打通了!”

  随即,泡好的方便面被传递着送到了被困矿工手里。

  15时,救援人员将4件棉大衣送到井下。很快,4名被困矿工被两人一组的救援队员搀扶着出了井口。为避免眼睛受到伤害,他们的眼睛被蒙了起来。守候多时的医务人员将他们接到救护车上迅速驶向医院。

  至此,距离垮塌已经整整51小时。经过昌吉市第二人民医院检查,4名被救矿工中,除了两名有轻微腹泻和头晕症状外,其他身体状况正常。4名矿工中最大的36岁,最小的20岁。当昌吉市市长谭成贵前去慰问他们时,矿工景根生紧紧地拉着市长的手说:“谢谢!谢谢!是大家把我们的命捡回来了。”作者: 施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