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714厂坠落事故分析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1986年7月8月12时06分,南京市513厂为714厂提供拍摄工厂全景的热气球第四次升空至50米左右高度时,吊篮与球囊突然解体,吊篮坠地焚毁,造成吊篮内513广两名操纵员、714厂三名摄影员全部不幸遇难。

714厂为进一步搞活经营,结合“熊猫”创脾30周年,建厂50周年活动,扩大工厂和产品的对外宣传,同时省、市外事部门也希望该厂搞出一本反映工厂情况的画册。根据画册的设计,需要拍摄一张工厂鸟瞰照片。为此714厂与513厂联系签订了热气球升空服务协议书,由513厂负责安全升空,配合714厂摄影、摄像。

7月8日上午10时15分,热气球第一次升空观察气象;10时30分左右,热气球第二次升空,开始摄影,吊篮内共乘四人。升空高度约50米,空中工作4—6分钟。在空中停留时,发现先后有四根钢丝绳拉脱,即向地面示意并安全降落。经查,确有四根钢丝绳已拉脱,随即换上了六根直径为3.9毫米的新钢丝绳。11时50分,开始第三次升空摄影,吊篮内共乘四人,升空高度约80米。空中工作约10分钟后降落。12时刚过,开始第四次升空作业,吊篮内共乘5人。升空高度约50米左右,球体下部突然抖动一下,紧接着球体与吊篮整体分离,吊篮迅速坠落,并燃烧起火,5人当即遇难。球囊升空飘走。

经现场检查坠毁的吊篮,连接钢丝绳共16根。其中有l0根在压结处拉脱,有4根是钢丝绳上端的连接尼龙绳扣齐根部拉断,有2根在压结处下端断裂。

二、事故原因分析

这一事故是在热气球负荷分布不匀,局部受力过大,连接钢丝绳较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后结合强度不足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的。

1、负荷分布不匀,局部受力过大。热气球在第二次升空过程中,曾出现四根连接钢丝绳在压结处拉脱,对这种事故征兆未查明原因。而新换的钢丝绳长出原来的30毫米左右。长度差异可能使负荷分布不匀。

2、采用带塑料皮的压结连接方法,使在高温条件下连接钢丝绳强度不足。这种带塑料皮的压结部分在高温下强度损失很大。事故后,对压结部进行的高温下模拟试验表明,在100℃左右,压结强度将下降39%左右。再加上受到局部过大负荷时,即被拉脱,并迅速扩大,导致整体脱离。

3、513厂对热气球的一些技术问题,认识不清,措施不力,以致造成这次事故的发生。

三、防止同类事故措施

l、建立健全质量、安全责任制。要求设计所、试制车间建立严格的新产品检验制度,建立严格的新产品试放前的安全审查制度

2、健全严格的新产品技术论证制度,对于保证安全的关键件在审批前要提交安全可靠性分析报告。

3、整顿航空产品对外服务工作,建立一套严格制度,保证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