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杨庄矿“11.27”顶板死亡事故案例分析

2008年杨庄矿“11.27”顶板死亡事故案例分析
  2008年11月27日7:26分,在杨庄太Ⅲ516工作面发生1起1人死亡顶板事故。一、事故经过
  11月27日早晨7:21分,杨庄矿采煤预备区回采的Ⅲ516工作面倾斜长210米,平均煤厚2.6米,安装99架ZY4600-18/38和41架ZY4600-16/36支架回采,机头段采高2.3米,机巷U型钢支护,机巷抹帽采用单体支柱、铰接顶梁顺山棚支护形式。11月27日夜班采煤预备区出勤30人,技术员谢继民值班,队长高立才跟班。下井到工作面以后,由于运输机换溜槽影响,00:30分左右工作面才开始试车、割煤。煤机从机尾向机头割完一刀,在机头开机窝后,返回到40架处停机拉架。班长曹守兴在巡视时,发现下端头两架超前棚掉顶,端面顶空800mm左右,当即安排王洪新、景图银、孙士民3人运料处理空顶。景运料、孙递料,王洪新把2根3.4米木料一头搭在3号支架的顶梁上,另一头撒种在机头锁口棚上。约7:21分,王洪新用笆片往木料上过顶时,顶板矸石突然冒落砸掉其中一根木料,将王洪新砸埋在矸石和木料下面。跟 班队长高立才闻讯赶到现场,立即组织抢救并电话汇报矿调度所。7:32分王洪新被扒出,经抢救无效死亡。二、事故原因(1)、支架维修、管理不到位,端头第一架支架护帮板千斤顶已损坏没有及时更换,失去护帮、护顶的作用,是造成煤壁端面片帮、掉顶、酿成事故直接原因。(2)、个人自主保安意识不强。在进入煤壁处理空顶时,没有认真进行现场安全确认,没有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找掉活矸、危岩;用于过顶的两根木料没有搭接牢固,致使矸石和木料一齐掉落。(3)、机巷超前抹帽工程质量差。机巷超前抹帽时,抹帽人员已发现工作面与机巷结合处岩石松动、破碎,但没有接实顶、锁严端头锁口,留下安全事故隐患。(4)、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夜班无区干部跟班,安全重点管理时段失控,违章作业没有得到及时制止。(5)、安全联保互保责任制不落实。同茬、连茬人员没有尽到互相监护,提醒、制止违章的责任。
星期六
  井巷揭穿突出煤层和突出煤层的炮掘、炮采工作面必须采取哪些远距离爆破安全防护措施?答:石门揭煤采用远距离爆破时,必须制定包括放炮地点、避灾路线及停电、撤人和警戒范围等的专项措施。在矿井尚未构成全风压通风的建井初期,在石门揭穿有突出危险煤层的全部作业过程中,与此石门有关的其他工作面必须停止工作。在实施揭穿突出煤层的远距离爆破时,井下全部人员必须撤至地面,井下必须全部断电,立井口附近地面20m范围内或斜井口前方50m、两侧20m范围内严禁有任何火源。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用远距离爆破时,放炮地点必须设在进风侧反向风门之外的全风压通风的新鲜风流中或避难所内,放炮地点距工作面的距离由矿技术负责人根据曾经发生的最大突出强度等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得小于300m;采煤工作面放炮地点到工作面的距离由矿技术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得小于100m。远距离爆破时,回风系统必须停电、撤人。放炮后进入工作面检查的时间由矿技术负责人根据情况确定,但不得少于30min。
  矿井透水后人员撤退路线出现冒顶或涌水堵塞去路时,撤退人员应该怎么做?答:选择安全地点暂避待救。
  从业人员参加安全培训,工资和费用由谁承担?答:生产经营单位安排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应当支付工资和必要的费用。
  炮采工作面防尘措施有哪些?答:炮采工作面应采取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后应冲洗煤壁,爆破时应喷雾降
尘,出煤时洒水。
  腰帮过顶塘材棍间距是怎样规定的?
  答:腰帮过顶塘材棍间距应不大干200mm。瓦斯和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必须在工作面上隅角设置什么检测仪器?答: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