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瓶爆炸非小事 过期报废绝不使用

       我市目前注册在用液化气瓶约93万只,今年以来全市因液化气泄漏引发的事故已有18起,质监、消防部门提醒,牢记安全用气,减少燃爆悲剧。

       9日上午,市区一面馆发生液化气泄漏爆炸,造成1死1伤;当天傍晚,市区一居民家中又发生疑因液化气泄漏引发的事故。据消防部门不完全统计,今年不到5个月的时间,全市因液化气泄漏引发的事故已有18起。惨剧频发,给市民一次次敲响安全警钟。记者昨天分别采访了质监与消防部门。

       报废瓶、过期瓶千万别用

   “日常液化气使用包括液化气管道供气和移动液化气瓶两块。”市消防支队防火处监督科科长孔杰人介绍,“相较而言,移动液化气瓶的安全隐患更多。”

       孔杰人介绍,市区新近发生的两起事故均为使用液化气瓶不当所致。“液化气瓶减压阀密封圈老化、开裂、丢失,液化气瓶胶皮管老化、开裂,钢瓶角阀损坏、胶皮管接口固定不牢固等,都会引起液化气泄漏。若不及时发现处理,在气体浓度达到一定极限时,遇到电火花或其他微量的火星都会引起爆炸或火灾。”

       目前,全市注册在用气瓶总量约124余万只,其中液化石油气瓶约93万只,数量大、流动性强。气瓶充装单位作为安全责任主体,部分单位安全管理水平不高,法制意识淡薄,充装报废瓶、过期瓶和翻新废旧气瓶等违法行为偶有发生。

      气瓶安全一直是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重点,2011年以来,南通质监局通过气瓶条码信息化系统,建立了黑名单制度,对气瓶使用登记、定期检验、充装记录等安全信息实行网络化管理。

       质监部门提醒,要严格按照有关安全使用规定正确使用气瓶,不得对气瓶瓶体进行焊接和更改气瓶的钢印或颜色标记,不得将气瓶内的气体向其他气瓶倒装,不得自行处理气瓶内的残液,要选择使用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内、装有条码的液化气瓶,坚决不使用过期瓶和报废气瓶,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谨慎使用、定期检测是良策

      孔杰人指出,对液化气瓶用户来说,“谨慎使用、定期检测是良策。”要经常检查瓶装供气系统的角阀、减压阀、橡胶管、燃气用具等连接处。检查时,先关闭燃气具开关,再打开角阀,用肥皂水在易漏部位涂抹,连续起泡处即为漏气点。孔杰人特别提醒,“检查时,严禁明火试漏”。储存气瓶时,一般应立放,不要靠近火源,气瓶与明火距离、可燃与助燃气体气瓶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不要将装有液化石油气的钢瓶置于阳光下长时间暴晒。不要自行拆卸钢瓶角阀和减压阀零部件。

      孔杰人说,就管道气用户而言,安全隐患一般出现在室内固定燃气灶和燃气热水器上。燃气热水器等设备长时间使用后,极易出现接口松动、管道冰裂等。此外,市民装修时,常会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气供气管线,时间一长,容易造成液化气泄漏,而引发事故。

     孔杰人提醒,管道气用户要定期联系煤气公司人员上门定期检测,或安装煤气泄漏报警装置。装修时,要采用国家认证的煤气管线和厨卫电器。此外,一定要用耐油胶管输气,一般家庭用户使用的耐油胶管,长度不宜超过2米,胶管使用寿命为3年。

     孔杰人提醒市民,一旦发现液化气泄漏,应迅速关闭气阀,并打开门窗,保持良好通风。“严禁开、关任何电器和使用室内电话”。发现邻居家液化气泄漏时,应该敲门通知,切勿使用门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