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工作事故案例
1、事故名称:缺乏安全知识,电击死亡
事故经过、原因和教训:
某化肥厂造气车间某工段长准备给煤气炉升温,拿一根铁丝拖在手里,不巧碰到正在施焊的电焊线(50-60V),因下雨地面潮湿,被电击倒,抢救无效死亡。
一般人们常认为50-60V电压不会把人击死,实际上在有些条件下,如雨天而且通电时间过几秒钟,就足以使人心室颤动致死。
电流对人的危害以交流电最为严重,直流、高频、冲击电流及静电电荷虽都有伤害作用,但一般较工频电为轻,可能使人致死的电流,是当通
电时间超过1秒钟时,50mA的电流就可以致死。伤害程度一般女性较男性敏感;小人较大人危险;体重大的比体重小的安全,危险电流约与体重成正比。在下雨天人的皮肤湿润,人体的电阻约为600欧姆左右,在电焊机电压为50V时,流过人体的电流约为80mA,因此足以致死。
注:企业年轻人多,这是好事。但另一方面年轻人也有好动和好奇的一面,结合上面的事故案例,车间教育员工在厂区内,要遵章守纪,严禁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2、事故名称:变换触媒烧毁
事故经过、原因和教训:
某化肥厂变换工段由于停车检修,由车间主任主持研究中变炉降温问题,参加会议的有全体车间领导和工艺技术员。在会上有人提出用煤气降温的建议(这种方法在前次停车大修时曾采用过),大家都未提出异议,于是决定用煤气降温。
零点班操作工用蒸汽将炉温降至410℃时,工长命令切蒸汽,改用煤气降温,并要求在锅炉房切蒸汽。中变炉通煤气后一小时温度突然上升,操作工急忙联系蒸汽,等蒸汽来到时温度已超过600℃,并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致使触媒过度还原粉化,活性降低,阻力增大,给生产带来较大困难,被迫大修更换触媒25t,损失9万元。
这一重大事故,反映了当时管理工作(尤此是技术管理)有些混乱。煤气降温对厂里来说还是比较新的方法,但有关技术人员没有写出降温方案和操作步骤,就草率决定用煤气降温,足见管理混乱的程度。操作人员不掌握煤气降温技术和注意事项,就连值班工长自己尚未理解煤气降温道理时,便盲目指挥切掉蒸汽,可见技术管理水平之差。
该事故告戒人们,一定要加强技术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处理生产中的技术问题,要有技术方案和操作规程及相应的安全措施。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没有蒸汽存在的条件下,变换炉温在400-450℃时,氢气和四氧化三铁会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铁。在铁存在的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发生激烈反应生成甲烷,同时放出大量热。以上两种反应对变换触媒和变换炉都有损害作用。
注:对生产的重大事项,在相关部门做出决策之后,车间要进行具体细化,对实施方案技术部门要履行审批手续,严格禁止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
3、事故名称:违章检修压缩机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经过、原因和教训:
某化肥厂合成车间在压缩机小修的过程中,钳工和化工联系,要求往六段缸倒气以试验油插管检修质量,经双方同意后,化工将气体倒入气缸,活塞杆亦向后推动。此时一名钳工正在压缩机十字头滑道中安装档油圈,直径125mm的活塞杆在13mpa压力作用下,活塞杆头部将他往后推移到十字头前端顶住,挤在105mm的间隙中。由于身受碰撞、挤压的时间较长,伤势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该事故是由于违犯了未检修完毕不得进行设备试车的检修安全规程以及开车前必须进行周密检查的岗位责任制度,思想麻痹,联系不周,盲目倒气所致。
今后要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在拆卸检修过程中,现场人员应当密切联系,不得随便开车及改变现场机器设备的停车状况(如送电、送气等)。
注:对重大设备的检修,要执行检修负责人制度,并按规定办理检修工作票,设备检修完毕,相关人员应进行检查验收,符合安全要求方可进行试车和开车工作。
4、事故名称:一氧化碳中毒
事故经过、原因和教训:
某化肥厂,油气化系统停车小修,拆除CO2再生塔的部分降压管。车间事先曾提出脱碳系统要进行置换,装抽风机排风。但因停车时间短,此意见未被采纳,决定带长管式面具进塔工作。
拆开再生塔人孔后,尚未进行塔内的分析,生产科一位同志就带面具进塔工作,因工作不便将面具摘掉,过一会儿感觉不舒服就走出塔外(但此人没讲身体不舒服情况)。其余人员见塔内安全无事,没带面具就相继进塔工作,造成四人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注:进塔入罐工作检修,一定要进行安全置换,进行分析合格。并应办理进塔入罐作业证,一人在塔内工作,一人在塔外监护。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二小时。
2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