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矿山乡兴旺煤矿“3•27”顶板事故
一、事故概况
⒈企业名称:冷水江市矿山乡兴旺煤矿。
⒉企业性质: 村办集体企业。
⒊事故时间:2009年3月27日10时30分。
⒋事故地点:二水平运煤上山。
⒌事故类别:顶板事故。
⒍事故伤亡情况:死亡1人。
⒎直接经济损失:74万元。
二、事故单位概况
㈠煤矿概况
兴旺煤矿位于冷水江市矿山乡水托村境内,南距冷水江市28km,北距新化县温塘镇6Km;冷温公路从矿区经过,交通方便。
该矿于1985年建井,1986年投产,属村办企业,2001年由杨兵华承包经营,2004年以后由康新飞承包经营至今。
该矿的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均已过有效期,矿长为康新飞,其矿长资格证为湘煤-0501290,矿长安全资格证为湘煤安字第06143010000962号。
矿井现有职工65人,由康新飞担任法人代表和矿长,负责煤矿全面工作;刘继华担任安全副矿长,负责全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刘付华、刘付光担任生产副矿长,负责生产安排、开拓布置、顶板管理工作;颜新民任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一通三防工作;下设值班长4人,值班长负责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与瓦斯检查,事故当班值班长为罗兵。
该矿为冷江市65对保留矿井之一,由娄底煤炭科学研究设计院进行了技术改造初步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6万t/a,并经娄底市煤炭局以娄市煤生监[2008]157号文予以批准;《技术改造安全专篇》经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娄底监察分局以娄煤安监[2008]259号文予以批准。
该矿采用三八作业制,早班:8时-16时,中班:16时-24时,晚班:0时-8时。
㈡矿井基本情况
该矿开采测水组下段煤层,矿区范围内含煤1~5层。自上而下分别命名为2、3、5、6、7煤层,其中3煤层为可采煤层,其它煤层不可采。
3煤层在该矿的矿区范围内普遍发育,煤层厚度为0.84~2.45m,平均1.84m,煤层倾角一般10~13°。直接顶为泥岩、砂质泥岩及石英砂岩,遇水易膨胀,具可塑性,易随层脱落;老顶为石英砂砾岩。底板为砂质泥岩、细砂岩,较稳定。
矿井2008年进行了瓦斯等级鉴定,根据湘煤行[2009]26号文件,矿井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该矿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7.68m3/t,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3.95m3/t,煤尘无爆炸危险性,煤层不易自燃。
该矿采用斜井-平硐联合开拓,主斜井井口标高为+548.7m,坡度为15°,采用半园拱砌碹支护,斜长420m;风井为平硐,风井井口标高+547m,长度为105m。
矿井分二个水平开采,其中一水平已采完,二水平的回风水平标高为+440m,运输水平标高为+400m,共布置一个采区。现矿井正在进行技改施工,主要为巷道扩刷和准备巷道掘进。至事故发生时止,二水平运煤上山已掘至+430m, 1231准备工作面运输巷和切眼已掘好,正在进行回风巷的掘进施工。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风井安装2台YBF-NO11型轴流式抽风机,配用电机功率为37Kw;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矿井安装有一套KJ90安全监控系统,系统配备有甲烷传感器6个,风速传感器2个,开停传感器2个,一氧化碳传感器1个。
矿井水文地质属简单类型,涌水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0m3/h,最大涌水量为15m3/h。
㈢事故地点概况
事故发生在二水平运煤上山离二水平石门66m处。该运煤上山布置在3煤层中,为二水平运煤和进风上山,巷道总长130m,平均坡度14°,分为二段,下段长68m,上段长52m,中间与走向平巷相连,其平巷长10m。
该运煤上山采用φ140mm圆木木支架,梯形棚子密集支护,巷道上宽1.40m,下宽1.8m,高1.4m,棚距250mm。已于2007年掘好,因时间较长且顶板破碎,顶、帮压力大,已经维修过三次,支架有部分腐烂且多处可见断梁折柱,春节复工后,该矿开始安排从外往里进行维修,至事故发生时止,已维修好巷道6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