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炉顶爆炸、死亡6人
2006年3月30日国丰钢铁公司、原定5#高炉进行计划检修,但由于当日夜班炉温向凉,5:40分高炉产生冷悬料,并风口有涌渣现象。值班工长董某及时通知车间主任吕某、生产厂长翟某。车间主任、生产厂长分别于6:00、6:20到达现场,采取措施。6:10分减风到146千帕,6:25分左右11号风口有渣烧出,看水工及时用高压水冷却封住,由于担心高炉产生崩料后灌死并烧穿风口,高炉改常压操作,为紧急休风做准备。6:35分改切断煤气操作,炉顶、重力除尘器通蒸汽。6:50分观察炉况比较稳定,又减风到70千帕,稍后又发现有风口涌渣现象。7:10分加风到89千帕,压量关系好转,但顶温明显上行。为控制炉顶温度,从7:35分开始间断打水,控制顶温在3000-3500C。8:l 5分左右高炉工况呈好转趋势。但发观此间料尺没动,怀疑料尺有卡阻,值班工长董某叫2名煤防员、2名检修人员到炉顶平台对料尺进行检查。在8:39分左右,炉内塌料引起炉顶发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炉顶4人全部死亡,渣口平台处2人死亡),6人受伤的事故。
事故原因:
1、爆炸是由于高炉长时间悬料(约3小时),炉内下部形成较大空间,成为一个高温高压的容器,而炉身上部形成膨料(固体料柱),又因为高炉已经切断煤气操作,高炉炉顶放散阀打开,炉顶和大气相通。又因炉顶温度逐步升高,超过顶温规定温度350度,在40分钟内断续打水控制炉顶温度在300-350度之间。当炉顶突发塌料后,炉顶瞬间产生负压,空气从炉顶放散阀处瞬间进入炉内,炉身上部含有水的固体料柱突然塌落,附着在固体料柱上的水遇高温后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和炉内下部的高温煤气突然混合后(炉内下部温度高于1000度),发生爆炸。
2、引起高炉炉顶爆炸事故属工艺、技术层面原因,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2002-2004“炼铁安全规程”,对应国丰公司“炼铁作业指导书”(以下简称作业指导书)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3、值班工长在炉凉初期,未严格执行该厂值班工长作业指导书4.2.4炉凉中“向凉阶段,可增加风稳、喷煤量,减风控制料速”的规定,值班工长虽然按规定提高风温,增加喷煤量,但未能有效地减风控制料速,造成冷悬料。值班工长在操作中发现悬料后因风口有涌料现象,但因担心坐料灌死风口,未按作业指导书《4.2.4炉凉》中“风口前涌渣且悬料时只有在出净渣铁并适当喷吹铁口后才能坐料,坐料时要打开风口窥视孔防止弯头灌渣”的规定,没有把握有利时机进行果断坐料处理。同时,也未执行作业指导书《4.2.7悬料》中“有灌风口危险,应先放净渣铁再坐料,一般放风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的规定进行坐料操作。是造成此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4、车间主任、生产厂长到位后,未能采取果断措施组织坐料,对值班工长操作指挥不利,造成了长时间悬料,使炉内空间变大,是造成此次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5、企业对管理及操作人员技术培训不够,造成现场指挥及操作人员安全技术素质不高,特别是对失常炉况判断及处置能力不够,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专家组认为,此次事故属于违反技术操作规程造成的责任事故。
事故预防措施
1、生产安全管理人员和高炉操作者应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和行业作业指导书的规定。
2、企业应加强对职工安全知识培训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技术素质,特别是对高炉工等关键岗位的人员培训,增强对特殊炉况等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3、企业应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增强事故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