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风险管理和机械完整性管理,降低特殊作业风险

在《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_3034-2010)中,对作业许可的描述并不多,要求对具有明显风险的作业实施作业许可管理,明确工作程序和控制准则,并对作业过程进行监督。相较于一般作业,特殊作业给企业带来的安全风险要高很多,因此,本文对作业许可的分析也侧重于特殊作业的安全管理。


人是作业安全管理中最关键的要素


说到特殊作业,不得不提到上海赛科的“5·12”事故。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事故的间接原因是:赛科未严格遵守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管理人员履职不力、安全风险管理缺失、专业管理缺位、特殊作业管理流于形式。有的企业疑惑,这些原因涉及的要素中,规程和制度、风险管理、承包商管理、特殊作业等,国内很少有企业能比赛科做得更好,为何赛科还会出事故?

进一步分析会发现,赛科存在的问题是:

1



施工内容变更后,一线指挥者没有重新按程序进行风险识别。即使是使用防爆的电钻,是否可以直接用于对浮箱进行开孔?这种开孔是否属于动火作业?这是一线指挥者风险决策能力的问题。

2

作业过程中,检测人员没有按照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的相关要求进行检测,从人孔处测得的数据不具代表性。这是人员漠视规则的问题。

3



承包商带入罐内一把非防爆的电钻,用于浮箱开孔。这涉及外来人员和工器具管理的问题。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作业安全管理中,人是最关键的要素,也是最难确定的因素。但过程安全管理在国内的推行,没有强调员工参与这一要素,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而中西方安全文化上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作业管理中的安全风险。西方文化注重法律,表现为遵规守纪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有利于人循规蹈矩、按制度办事原则的形成。在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的儒家思想中,不鼓励为政者颁布律令,而鼓励以身作则,用典范的影响力来影响行为。这种文化显然不适用于安全生产。这也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三违”现象,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不下去、严不起来”的一大原因。



中小企业降低特殊作业风险的有效途径


特殊作业与过程安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特殊作业要运用到很多过程安全管理的理念和手段。这种联系,往往被企业忽视。

01

高度关注风险管理,准确判断特殊作业风险。

用动火作业举例。企业决策层在接到每一次动火作业申请时,可以先问自己和下属以下几个问题:

Q1

能不能不干?


这个隐患的消除是不是必须动火才行?通过别的手段能不能达到同样的目的?有没有更安全的方式?动火作业涉及的风险不仅仅是火灾爆炸,还有触电、灼伤、粉尘等一系列风险,需要制定大量的措施,并确保连续监控。因此,决策层要确认动火是解决隐患的最佳方式,才予以批准。

Q2

能不能换个地方干?


如果是必须通过动火来解决的隐患,那能不能换个地方干?装置里的能不能拆下来焊?要选择风险最低的动火地点,如将动火作业移出易燃易爆区域,能返厂维修的设备就尽量避开在生产现场动火维修。

Q3

能不能换种方法干?


电焊有杂散电流,能不能用气焊?蒸汽置换还是氮气置换?容器灌满水是不是最安全?周边设施的防护是怎么做的、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总之,要选择最适宜的动火方式。

Q4

能不能换个时间段干?


夜间,尽量不要动火;节假日,尽量不要动火;人员不足,尽量不要动火;恶劣天气,也尽量不要动火。要选择最适合动火作业的时间段,最好安排在检修期间。

Q5

能不能换个人干?


企业需要确定:动火作业的现场负责人是最适合负责现场的,他能处理整个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实施动火的作业人员是技术最好、安全意识最强的。

企业的决策层和各级指挥者,如果都能养成这样的习惯,多问几个这样的问题再做决定,则能有效降低特殊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02

高度关注机械完整性,减少特殊作业次数。

机械完整性中的检维修部分,会涉及很多特殊作业。通过加强机械完整性要素运行,会减少特殊作业频次,从而控制风险。

01

选购适宜材质和良好性能的设备。

设备的固有性能安全稳定,其后期运行故障会少很多,针对设备的特殊作业自然就少了。

02

设备安装验收过程要细致严谨。

吊装一次到位,避免返工,就少了一次吊装作业;焊口一次过关,就避免多进行一次动火作业;装备一次成功,就避免设备的拆装过程。另外,安装质量对设备后期运行会有很大的影响。一道焊口没有刷好漆,后期就有可能腐蚀穿孔;一处保温层防水没做,整个设备就会泡在水里。很小的失误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从而增加特殊作业次数。

03

操作运行、维护保养、检验检测、报废等过程要符合程序要求。

操作运行不平稳会造成设备故障、隐患,需要特殊作业来处理。维护保养不到位,会减少设备寿命、形成隐患,需要特殊作业来处理;报废过程涉及到的吊装、动火、临时用电等特殊作业非常集中等。

过程安全要素运行的失效导致职业安全风险增加,这需要我们通过系统性思维来看待问题,掌握之间的联系。

03

实施“集中动火日”制度。

检维修是特殊作业相对集中的时期,也是事故高发期。由于特殊作业票证权限的设置,很多特殊作业并不需要经过安全部门。但在现阶段,企业专业部门管安全的理念并未完全建立,属地管理原则也不能完全遵循,安全部门如果对特殊作业不知情,易产生风险管理漏洞。集中检维修可以有效解决这个矛盾。

对于动火作业,企业可以规定下属车间每周固定一天为“集中动火日”,其他时间严格控制动火。因生产需要必须进行动火作业的,应报请决策层批准,减少突发的动火行为。决策层应该统计每个车间的动火总次数、“集中动火日”外的动火次数,考核“集中动火日”之外的动火频次。频次高的车间,说明其在设备完整性、生产组织等方面做得不好,需要进行整改。同时,加大对车间可能形成动火作业的隐患的排查力度,确保隐患及时得到整改。以上,可以在企业动火作业相关制度中予以明确。

集中动火的好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提升生产车间对机械完整性、生产组织、日常隐患排查的重视程度。二是可以减少高风险作业频次,将风险管理控制下移至真正造成风险的车间岗位。三是可以在集中动火日集中技术力量,审核方案、盯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