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安全操作基本原则(PSF)- 欧洲过程安全中心(EPSC)
EPSC过程安全基础工作组制定了一套安全操作原则,以避免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当前的EPSC过程安全基础知识集合解决了18种典型的危险操作情况。
01 背景
▲欧洲工艺过程安全协会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2019年近1000个定性为工艺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
02 目的
03 如何使用本须知 04 18种典型操作场景及其安全操作原则
01
02
03
04 05
06
危害
检维修后,尽管设备和工艺系统法兰已复位,在引入危险化学品时,仍存在泄漏可能。
场景
涉及打开设备和法兰的检维修工作完成后(工艺系统重启可能涉及)温度变化会影响紧固螺栓张紧力从而导致泄漏
面临的挑战
• 法兰装配人员的素质
• 检漏技术能力或程序的缺失
正确的做法
• 引入危害化学品前进行检漏
• 检漏的手段
−用危险性小的气体进行保压试验
−在动过的法兰进行肥皂泡捉漏
−超声波检漏
• 明确泄漏测试验收合格标准
• 对泄漏测试后被复位的法兰建立特别的管理
• 检查螺栓扭矩是否合适
• 设备升温后,验证并调整螺栓张力(“热紧”)
• 记录泄漏测试的结果
07
危害
单阀隔离存在因未完全关闭,结垢或者本体内漏而失效,在单阀隔离点后面工作时,可能面临意外泄漏。
场景
检维修活动中进行或者已实施破管,而(隔离点)上游的工艺单元未完全泄压
面临的挑战
• 既有(老)工厂的设计未考虑第二道隔离无法实施“双重隔离+排放阀”进行有效隔离
• 设置盲插板或者切换8字盲法兰位置时无法避免(单阀隔离)
正确的做法
• 确认并有效沟通“无法设置双重隔离”的情形
• (单阀隔离)并开始作业前,应尽量移除工艺系统中的物质或能量
• 如单阀隔离无法避免,须注意:
−采取措施验证单阀隔离是否有效,如通过隔离点下游排放点检查,或参考压力测点的数据
−锁定隔离阀手柄避免在作业期间被意外打开,确定自动阀门失效关位置后锁止其执行机构
−在单阀隔离后设置盲插板或法兰
−破管期间直到盲插板设置完毕前,现场保持必要应急响应力量
−作业期间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
−缩短作业时间,在此期间避免隔离点上游产生苛刻的工艺条件
08
危害
软管失效导致的危险流体泄漏;快接/连接松脱时压力释放导致软管甩动
场景
拆卸处于受压状态或含有有害物质的软管
面临的挑战
• 不正确的连接,导致软管异常的扭曲或拉伸
• 备用软管存放不当
正确的做法
• 使用正确的软管:制造材料,适用温度和压力等级
• 使用软管前对软管进行目视检查,检查是否存在腐蚀、磨损或机械损坏等缺陷
• 用于危险化学品的软管(及接头)应由专门机构定期检查
• 避免软管用于剧毒化学品(如光气)
• 软管应具有适合的标签和对应的维护计划
• 不使用时,正确存放软管,适当的折弯半径、垂直或平放
• 连接软管应避免扭曲或异常应力
• 准确连接软管,关注可能的振动
• 如适用,预防性地实施软管更换,确保现场及时移除被淘汰的软管
• 拆卸软管前检查确认系统已被正确卸压
09
10
11
12
13
14
15
危害
如果炉膛中累积大量的可燃气体而产生爆炸性氛围,此时如进行点火,会导致爆炸。
场景
启炉或者重启,冷启,跳车后重启
现场的挑战
• 仪表的可靠性
• 缺乏好的管理程序/做法
• 为避免停车需要的快速重新启炉确
正确的做法
• 点火前,使用空气吹扫炉膛,清除所有可燃气体避免爆炸性气氛
• 建立和维护燃烧炉和锅炉的开车程序。管理层应定期核实这些程序的正确执行情况
• 及时报告炉子管理系统的故障或者启动程序的偏离
• 限制点炉的尝试次数(并在两次尝试之间设置足够的间隔时间)
• 在点炉前对燃气供应系统进行泄漏测试
• 点炉前,用LEL检测仪检查炉膛中的(爆炸)氛围
• 安全仪表(火焰探测器、气体检测探头)旁路应被严格管理
• 将启炉时,避免无关人员进入相关区域
• 在启动或重新启动避免时间压力
16
危害
非导电性可燃液体进料时,储罐内可能生成爆炸性氛围,被带电液滴静电放电产生的火花点燃,导致爆炸事故
场景
• 进行可燃液体输送转料时,液体落下并形成液滴
面临的挑战
• 对危害认知不足
• 设计缺陷例如:泵、液下卸料管
• 沟通不足(船与码头间)
正确的做法
• 卸料过程中,控制管道进料速度低于1m/s,保证比较少的液滴形成且不至于产生火花放电
• 安排码头装船时,应在协议中明确管道直径和泵速要求
• 确保管道、储罐、容器接地
• 当灌装管浸入容器或罐内液位以下时,液滴飞溅的风险已经消失,泵速可以适当增加
• 通过惰化可以避免罐内爆炸性氛围
• 了解哪些化学品是导电性不良的可燃液体(如苯、煤油、丁烷、庚烷)。这些液体易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液体本身的获得的静电不易消散或者消散很慢。
17
危险
由于可能导致爆炸、物料泄漏和飞散碎片等,放热反应失控具有很高的破坏力。
场景
放热型间歇反应,活性化学品的储存,物料意外聚合或分解
面临的挑战
• 操作人员很难了解或获知升温后的化学特性
• 冷却可能失效,或冷却能力可能无法应对以指数增长的反应速率
正确选项
• 理解异常状况如更高温度梯度时的化学特性和副反应
• 理解冷却能力不足以应对反应热指数级增长的温度点(反应临界点)
• 确保所涉及反应的热平衡都有良好的设计数据(如DSC曲线)
• 理解冷却异常或失效的影响
• 建立反应关系矩阵,确保操作人员了解应避免的相反应的危险化学品互相接触
• 确保冷却的可靠性,如需要设置备用冷却系统
• 验证反应抑制剂的存在/活性
• 设置诸如安全联锁,泄爆板,防护掩体等适用安全措施
• 建立应急程序:反应失控后人员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域!
18
危险
容忍小泄漏、未遂事故或不按规范操作
场景
安全关键设备相关异常、小泄漏和保护层/措施被触发
面临的挑战
• 未形成促进全员负责安全的开放型学习文化
• 源自生产任务的压力
• 对报告的时间缺乏良好跟进和有效反馈
• 缺乏简便易用的报告工具
正确的做法
• 创建一种文化,将报告负面情况视为对提升安全有益的反馈。并为此投入精力。
• 报告跑冒滴漏:建立简易的数据库来落实相关报告
• 落实跟进并及时提供反馈
• 依照标准界定LoPC事故,设定明确的KPI
• 培养员工对于早期迹象(薄弱环节)的辨识能力,此类信号包括:
−小泄漏和小火灾
−安全关键系统故障
−诸如安全联锁等最后一道防线被激活
−异常水锤、震动、腐蚀等现象
−超压或超温
−铅封开/管阀门锁定位置错误
−长时间持续或频繁出现的工艺报警
−防爆区域内出现非受控点火源;防爆电器ATEX缺陷
−偏离关键程序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