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出国门:国际化模式及准则
转载。
国际化是企业成为全球公司的第一道门槛。概念上,当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超过一国疆域时,它就属于国际化的范畴。所谓国际化就是指企业所开展的经济活动超出一国时的情况或现象,国际化是因国家而起,没有国家不会有国际化,但仍会有跨区域发展。
一、为什么要国际化?
企业为什么要国际化?从客观角度讲,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比较优势下所产生的自然结果,做自己相对擅长的,然后通过交易可以使交易双方获利。就实践角度看,企业追求国际化的原因是多样的,包括市场扩张、资源获取/经营、要素资源配置、分散风险、全球产业链/生态链控制等。
第一、市场扩张。一种是较为常见的,当国内市场难以消化国内产能时,开始追求向外扩张以消化现有产能,这种情况往往是趋于被动的,国内近年来的过剩产能,比如钢铁等就需要通过出口来消化;另一种是主动谋求布局,前瞻性地将自身产品/服务向国际输出。比如海尔、华为、联想等的国际化就属于一种主动型国际化。
第二、资源获取/经营。资源获取通常是指自然资源的获取,尤其是各类矿产。从全球范围来说,各国的矿产资源供应通常难以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矿产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是国际间通行的模式。中铝公司、五矿集团和中色集团等企业所进行的秘鲁、智利、赞比亚等跨国资源合作,都是这类动因的典型代表。
第三、要素资源配置。要素资源配置通常包括若干类,一类是追求低成本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20世纪60年开始的全球国际产业转移,其主要动力就在于此(参见表3-2)。第二类是研发资源的配置。国内企业经常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研发中心,目的是利用发达国家的研发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人力、知识产权等。第三类是资本要素资源。通过在海外上市、设立相应的融资机构开展国际融资,其往往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表1 全球产业转移路径(IT产业为例)
注:隋映辉、解学梅等(2007年)[1]
第四、分散风险。分散风险只能是局部的,不能是系统性的。针对某一局部地区的经济周期、政治因素等,通过国际化方式进行地区布局的组合,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第五、全球产业链/生态链控制。企业国际化的另一个重要动因是将企业在本土具有的产业链/生态链控制优势,向全球延展,目的就是要通过将控制力延伸之后,从更多地区获取高额的利润。
二、国际化的层次
通常,企业国际化行为是分层次的,最为简单的分层是产品国际化和要素国际化,而要素国际化又可分为产业资本国际化、劳动力国际化及金融资本国际化。笔者在此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将国际化分为贸易国际化、生产国际化、研发国际化及资本国际化等若干层次。
第一层次贸易国际化。贸易国际化实际上主要是产品/服务的输出,它很少在他国设立相关机构,我国最为典型的例子要数浙江省的产业集群(参见表3-2),生产地在国内,仅仅是将产品向外输出。
第二个层次就是生产国际化。通常是去它国建立生产基地,其一可能是为了本地市场,海尔在美国(1999年4月30日,海尔在美国南卡州建立了美国海尔工业园,园区占地700亩,年产能力50万台。)、巴基斯坦、约旦、东盟(泰国、越南、印尼三个厂组成)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就是如此。其二可能是为了利用它国的劳动力优势,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第三个层次就是研发的国际化。其一是为了利用发达国家、地区的研发资源或力量,提升自身的研发实力;其二是为了快速响应本地消费者需求。故这类企业通常都会在它国建立研发中心、机构,海尔、华为在全球多国设立研发就是属于研发国际化乃至全球化的例子。
第四个层次是资本的国际化。主要是开展资本运作,尤其是通过跨国并购来实现资源的整合或者达到控制产业链等目的。
三、我国企业国际化的若干典型模式
结合我国企业的实践,我国企业国际化有生产基地模式、海外上市模式、借船出海模式、产品代理模式、农村包围城市模式、品牌共享模式、资源互补模式等模式(参见表3-4)。
表2企业国际化的若干典型模式
注:根据白鹤(2011年)[1]整理
四、不以规矩难成方圆——准则
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动因、层次、模式都是多样化的,并没有那一种动因、层次、模式是最优的,很多时候企业的国际化可能具有两个以上的动因、层次及模式,那么企业国际化成功的要素何在?企业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什么?结合企业的实践,笔者认为国际化成功的要素应该包括战略导向、产业准则、运作准则(参见表3)等,而且这些准则之间应该具有匹配关系。
表3 企业国际化的准则要素
就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实践而言,海尔、华为都算较为成功的案例,尽管海尔、华为的国际化模式不一样,但过程中都遵守相似的准则。其一、战略导向(具有生存危机感的战略导向)。海尔、华为都把国际化作为自身获得长期发展的战略选择,换言之,他们的国际化都是战略导向出发的,而非市场机遇出发。其二、产业准则。海尔、华为在国际化过程中,都是基于自身原有的专业化出发的,并没有因为空间活动范围的扩大、机遇的增多而轻易扩张边界,而是维持在“大产业”的边界内。其三、运作准则方面,海尔、华为都通过本土化的准则导向,使企业的国际化行为融入到本土中,很好地保持了关联性和动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