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的相关要求

主要法规标准依据

中国国家层面

  1. 1.碳排放核算与报告: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生态环境部在2022年4月联合印发了 《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 ,旨在建立全国及地方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完善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机制等。生态环境部已发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等行业技术规范,并正在推动41项碳排放核算国家标准的研制,2024年计划发布第一批9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ETS)的推进也强制要求纳入的重点排放单位进行碳排放报告与核查。
  2. 2.环境与ESG信息披露:生态环境部于2021年12月发布了 《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 和 《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准则》 。证监会也在2024年4月指导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发布了 《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 (通常被视为中国的ESG指引),要求部分上市公司从2026年起披露2025年度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此外,《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的指导意见》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指引》等文件也在研究制定中。

江苏省层面

  1. 1.碳排放管理:江苏省积极探索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的建设,例如研究制定 《电力和化工行业碳排放重点单位温室气体监测及报告指南》 等技术规范,以完善本省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标准体系。江苏省也致力于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并曾开展拟纳入全国碳交易体系的重点排放单位历史碳排放报告工作。
  2. 2.碳评价与环评结合: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了 《江苏省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 ,探索将碳评价纳入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管理。

南京市层面


南京市积极参与碳达峰工作,构建政策体系,并探索将碳评纳入环评。南京市也开展了碳监测试点,在部分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并建设了碳监测站点网络。同时,南京市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组织重点排放单位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并有序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


欧美国家层面

  1. 1.国际标准ISO 14064 系列标准(组织、项目层级的温室气体量化与核查)和 ISO 14067(产品碳足迹)是国际通用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的 GRI标准 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ESG报告标准。
  2. 2.欧盟:欧盟的 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 要求进口商报告产品的碳排放量,这对出口企业提出了明确的碳足迹核算要求。在ESG方面,欧盟有《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要求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进行详细的ESG信息披露。
  3. 3.美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通过规则,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气候相关风险(温室气体排放等)信息。

为了更直观地对比这些主要法规标准,请看下面的表格:

地区
主要碳排放法规/标准
主要ESG披露框架/标准
中国国家层面
《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系列;全国碳市场MRV要求
《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
《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
(试行)》
江苏省
电力和化工行业温室气体监测及报告指南(制定中);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评指南
遵循国家层面要求,并探索减污降
碳协同治理
南京市
碳监测试点;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
遵循国家及省级要求,
探索碳普惠
欧美国家
ISO 14064系列;欧盟CBAM
欧盟CSRD;美国SEC气候披露规则;
GRI标准;ISSB标准(IFRS S1, 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