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厂机械臂害人事故
转载。
据微博博主赛车星冰乐博文,2024年10月5日星期六15:32分左右,某知名车企集团下面的一工厂车间里,发生一起工人被机器人(机械臂)爆头的事故。
赛车星冰乐这位博主的博文还配发了事故视频,事故视频我看了不下五遍,由于视频清晰度差一些,无法判断该名作业人员走到机械臂下方在做什么工作,他到底是车企员工还是承包商员工,都不得而知。但从现场工作服可以判断,可能是一个外协人员或者承包商人员。我们看到现场人员的工作服有三种颜色,一种是蓝色工作服,判断是该厂员工统一服装的工作服。现场工作人员中还有穿着红色和白色服装的人,这些不同服装颜色的人员一般是企业在管理上区分不同工种人员或者外来人员的一种普遍做法。由于对该厂不了解,我们判断红色衣服和白色衣服人员大概率是外协人员,或者我们称为承包商员工,但这也只是根据我们以往的工作经验来判断的。但也不能排除就是该厂员工,以工作颜色区分不同工种是很多企业的做法,比如该名受伤者我们判断有可能是设备保养人员或者就是工艺工程师等。其实,用服装或者安全帽颜色来区分工种或者外来人员的做法,在很多企业盛行,这个还是不错的一种做法,值得学习借鉴推广。我之前工作过的一家公司,是靠安全帽的颜色和反光背心的颜色来区分本公司人员和外来人员的,规则是按照风险等级划分为,戴白色安全帽的,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外来高级访客,这些人不被允许进入危险区域,除非获得批准和授权,比如戴白帽子的管理人员+公司工作服,就可以进入车间进行OBS行为观察了。戴蓝色安全帽的是其他管理人员,戴橘色帽子+工作服的是车间工作人员;戴红色安全帽+红色反光背心的,一定是外来承包商员工;区分如此细致的原因就是方便全员管理,并不是等级划分。例如,我们之前集团一个工厂,当年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有一次,一个车间员工看到一个穿着红色反光背心以及戴着红色安全帽的人时,他一定会时不时观察一下的,看看是不是遵守我们的安全制度,包括他的作业活动是不是被公司所允许。良好的安全文化,一定是全员参与的,还有一个真实故事,我们曾经一个高端客户在参观工厂时,她不自觉地走到了绿色通道以外,陪同人员只顾着盯着设备和厂区讲解,没有注意到访客已经偏离绿色通道,此时,设备旁边的工人直接走到这名客户处,礼貌地告诉她回到绿色通道上行走。因为工人观察到访客是白帽子+反光背心,确定她是访客。那么,安全文化良好的公司,员工看到访客,即便是高级访客/客户,员工也会走过去进行ABC干预法。
所以,从视频中的工作服颜色,我们判断现场的人员要么是不同工种的该厂员工在作业,要么就是该厂设备维护承包商在作业中导致的事故。
据博主报道,该人已经死亡,我们就不去评判这个人了,因为追责个人,是最容易的事情,也是最不负责任的做法,我们要从其他方面来分析这起事故。
一、为什么员工或者承包商工人可以在机械臂运转时可以进入该高风险区域?
我们先不谈国际或者国家标准如何如何,我们就从风险的角度分析机器人/机械臂工作的风险。大家都知道机械臂的力量,人的肉身是无法跟它较量的,它一锤子下来,非死即伤。因此,跨国优秀企业的做法都是把人和机械臂物理隔离开来,比如下图,围栏系统高度1.8米到2米不等。
但人员总要进去调整工件、调整机械臂或者维护保养机械臂吧,那么,就要在围栏系统上留一个门,但这个门,绝对不是插销式的,插销式的门,谁都可以打开。目前优秀企业的做法是,只要门被推开,一瞬间整个机械臂就断电了,这叫连锁系统设置。还有一种更保险的方式,就是,人若要进入围栏系统内,第一步是在围栏外面的机械臂控制柜处拔下一个钥匙,系统断电,然后拿着这把钥匙,走到围栏的大门处,将钥匙插入大门的锁上,这样你就可以拿下另外一把钥匙,你把这把钥匙放到口袋里放好,才能打开进入围栏内部。这是做机械臂维护保养时的程序。
那么,有一种作业活动就是工人需要短暂地进入围栏系统一下,做一些清理机械臂焊接残渣清理或者调整工件,需要动一下机械臂的工作,那么,这种短暂的进入方式,也带来级大风险,为了控制这种风险,普遍做法是,员工从控制柜处调成手动状态,工人自己手里拿着手动操控器进入围栏内,也就是说,一切安全掌握在工人自己手里,而且是双手操控的,你无法一个手操控,一个手去干活。
以上这几种风险控制方法和情况都很安全,因为本人就在这样的系统中工作近五年。
如果不是这样的设计,可想而知,迟早要出大事情。
那么,即便有这样的设计,汽车行业面临着交接班,工人需要快速进入围栏系统清扫焊渣,或者进行一圈巡视,再走出围栏系统的工作,既然每天的交接班都要这样做,那么我前面讲述的系统就降低了生产效率,于是,汽车行业普遍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就是,即将进入围栏系统内的任何一个工人都要将自己的红色个人锁具,锁在围栏门上,这种方法,被广大车企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