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例 | 泰国洞穴救援技术分析
泰国洞穴救援,一次人类洞穴救援的史诗级行动,小编通过网络整理了这篇文章,因为小编对于类似的救援没有处置经验,所以只能通过收集整理的过程来进行学习,这也是小编一直以来学习的一种方式,本文所有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偏颇之处,还请指正,闲言少叙,正式开始。
全文3698字,三段视频,多图,阅读约12分钟。
首先向英雄致敬
7月6日,泰国前海豹突击队员Saman Kunan, 37岁,为了将更多气瓶留给被困人员,在运送气瓶返程途中供气不足,被潜伴发现时已经陷入昏迷状态,潜伴竭尽全力对他进行复苏救援,但是最终还是没能将它唤醒·····
救援简要回顾救援简要回顾
救援简要回顾
https://v.qq.com
7月2日9点38分,两名英国洞潜专家在距洞口约4公里处发现被困人员,全部生还,除虚弱外,生命体征正常,此时他们已经被困洞中近10天。
7月6日,被困人员所在的洞穴氧气含量仅有15%(正常为21%)救援行动已刻不容缓。
7月6日,泰国前海豹突击队员Saman Kunan,在执行运送氧气瓶的任务时因缺氧窒息身亡。
7月7日,泰国派出专家团队教导被困人员潜水技巧。
7月8日,国际救援队为被困人员准备一种小号全脸潜水面罩,该面罩的特点是不需要将呼吸器含在嘴里,被困人员可以像在陆地上一样呼吸,并让被困人员躺在一个塑胶软担架中,此时被困人员已经学会基本潜水技巧并由澳大利亚医生判断他们的身体状况。各方准备妥当后,13名国际洞潜专家和6名泰国海军“海豹突击队”队员进洞施救。其中10名国际洞潜专家执行最危险第一公里的水下护送任务,每间隔40分钟上浮坚持被困人员生命体征,其余3名国际洞潜专家和6名海豹突击队员一起,分组护送,护送沿着事先设置好的引导绳缓慢向洞外移动,在4公里营救途中,他们将攀上一个没有被水淹没V型转折处(最狭窄处仅有40公分宽,需要潜水人员与氧气瓶脱离分开依次通过),穿过一片乱石之后再次下潜到水里,每隔25到50米,救援人员形成接力。同时,40名泰国海军和50名国际潜水员负责增援和保障,7月8日晚8点左右,经过近12小时的营救,首批4名被困人员被成功救出。
7月9日,按照上述营救方法,16时56分第5名被困人员,18时20分第6名被困人员,18时30分第7名被困人员,18时59分第8名被困人员·······相继被成功救出。
7月10日20时38分,被困洞穴的最后一名教练已被安全护送出洞,至此,被困的12名足球少年和1名教练全部获救。
/x/page/v07347oblka.html
中国
6月29日。中国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的6名洞穴救援专家和北京绿舟应急救援促进中心的5名救援人员以及华为的工程师们,携带了水下机器人、潜水设备、三维成像仪、通讯器材等设备先后抵达现场。在救援行动中,他们淡化国籍,融入国际协作体系,各显神通,听从指挥。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关注。首先,华为的通讯工程师前期搭建的通讯保障体系,为指挥通讯提供了有力支撑;其次,中国的救援技术和能力与国际水平同步,此次国际合作,在救援理念上更是得到提升,他们其实带了国旗去泰国,可到营地,这么多国家救援队,没一面国旗,于是就没挂国旗;最后,他们还说“真正有实力的救援专业‘牛人’,一心想着的只是救人”,“听从现场指挥不添乱”,这些细节充分说明我们救援力量的成熟与进步。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先后派出19名救援人员,其中包括一名有30年洞穴潜水经验的医查德·哈里斯。此次救援行动,哈里斯对于被困人员的健康程度评估至关重要,救援的顺序也充分参考了他的意见。
英国
英国共派出8名潜水员和3名洞穴搜救人员参与此次营救行动。同时也是英国潜水员首先找到洞中的被困人员,并开口说“我是救援队员”,而非“我是英国救援队员”,把好消息带出洞后,还低调地将功劳归给泰国军队。
泰国
泰国此次救援行动,泰国政府派出了皇家军队士兵1046名,海军潜水员84名,以及公共卫生部医疗小组人员100名,警方、当地官员及其他机构850人。并且派出了直升机9架,飞机C-130一架,救护车13辆,特别是为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泰国前海军海豹突击队队员Saman Kunan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难点二
从被困点到洞口,距离为约4公里。沿途地形极为复杂,最窄处仅不到40公分,需要潜水员脱掉氧气瓶爬行上攀后再次下潜,且水流混浊、能见度低,即使是对最有经验的潜水专家来说,都是考验。
难点三
地下洞穴中不仅仅有积水,还有不断灌入的活水,水位和水质都在不断变化。而且水下岩石锋利,稍有不慎,就可能撞到隧道岩壁或者石柱上,发生危险。
难点四
洞潜——最危险的极限运动
洞潜的可怕之处在于封闭制造出的黑暗。在这种封闭、黑暗、复杂的水下空间中,都会给无论是潜水员还是被困人员带来恐惧、焦虑、惊慌等心理压力,而且潜水员能携带的空气和照明手段都非常有限,耗尽空气、失去照明和出洞的导向,留给潜水员的就只有窒息身亡的一种结果。
在洞潜的过程中,装上水中锋利的石头或被水草缠住、迷路等情况是最容易发生的危险。
所以洞穴潜水需要考虑的安全因素可不仅仅是100%,而是需要考虑超过300%的因素,对于这些零基础的被困人员来说无疑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01
通讯解决方案
这次救援任务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通讯问题,因为在复杂的黑暗洞穴、水域和障碍环境,一般无线电设备都会失效,这是世界通讯难题。
华为,作为通信设备供应商,为此次救援提供无线应急指挥系统eRapid,该系统采用RRU拉远的方式将RRU送进洞穴,并应用eLTE网络将洞穴内的视频实时传至地面指挥中心,方便救援人员与地面指挥中心及时沟通营救计划,快速反应,有效应对。(由于太专业,小编无法展开,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上网学习)
水下通讯,以色列电信设备供应商MAX-TECH工程师携带17台配备网眼技术的无线电来到泰国。这些无线电设备可以广播的同时当作无线电中继系统,最远通讯距离达2英里(约3.2公里),无须在视线范围或任何物理基础设施如电塔来反射信号。
最先发现被困人员的英国潜水专家斯坦顿和沃兰森使用的是20年前开发的DIY无线电系统HeyPhones,它使用超低频波,可穿过数百米的固体岩石进行通讯。
02
高科技的运用
①无人机
泰国国家石油公司旗下的勘探公司PTT派来了一个30人团队帮助搜索,他们带来了3架配备30倍光学变焦镜头和热感相机的无人机,帮助从空中绘制洞穴周边的3D地图,分析可能的进洞路线等。无人机的介入,简化了搜索路线。
②红外扫描设备
红外扫描是一款超高速红外激光扫描仪,可以穿透岩石和黑暗。从6月27日开始,红外扫描设备就开始启动扫描,详细勘测洞内结构,绘制出精细的3D图。
③水下机器人
据了解,好几种水下机器人来到了救援现场。中国也携带了水下机器人参与救援,水下机器人带有声纳扫描仪,能够绘制洞穴水下的地图,为潜水员在水质混浊、能见度低的水下行动提供了很大帮助。
④先进潜水装备
英国洞潜专家斯坦顿和沃兰森带来了先进的特殊装备——现代化的水下推进器。这个经受了两人多次洞潜考验并由沃兰森改进过的推进器能使用的时间更长,而且更轻便,确保搜救人员更深入地探索营救,在这次搜救行动发挥不小的作用。
⑤小号全脸潜水面罩
7月3日,一队慈善救助队员来到救援营地,带来了一种小号全脸潜水面罩。这种潜水面罩戴上后,口鼻都可正常呼吸,而这种特制潜水面罩造价昂贵
03
多套救援计划,多次救援演练
方案一
让被困人员潜水,专业人员护送伴潜的方式将被困人员救出。这个方案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由于被困人员都不会潜水,潜水出洞需要经历多个救援站,不断更换气瓶,最窄的V型水道仅能通过一个人潜水员,且要先卸下气瓶让气瓶通过洞口后自己再通过,操作难度极大。到达洞内安全区域单程时间预计超过4个多小时,之后还要靠绳索继续牵引出洞。这个方案对于被困人员即便有专业潜水鱼在旁护送,也存在太多风险,几乎不可能完成。虽然方案没有确定,但泰国很快派出潜水专家团队教导被困人员潜水技巧。
方案二
等雨季结束,洞穴水抽后,再进行营救。这是兜底方案,虽然救援队运送足够的物资让被困人员在洞里等待几个月肯定问题不大,但泰国的雨季降水量无法控制,人工抽水机速度无法与自然降水抗衡,的力如果降水量大,很可能将洞穴全部淹没,而且洞穴内的氧气含量逐渐降低,被困人员目前仅能靠救援队送去的氧气瓶才能勉强存活,此方案耗时长,变数太大。
方案三
另寻出路。救援希望找到一条合适的裂沟,能从另一面通往队员们所处坡地,这种方法在洞穴救援中经常被使用,但没有找到;救援队也过从地面钻洞,但这需要在地表确定足球队员所处的精确位置。受困人员所处位置可能距离地面800米至1000米,需要钻透岩层,难得太大。
方案四
最终救援方案,7月8日召开发布会,泰国救援指挥部表示有四个关键因素决定最合适的救援时机已经到来: 一是暴雨已停息;二是经过四、五天的抽水,洞内水位有所下降;三是被困人员的身心都已做好准备;四是救援人员已经结合各种高科技装备,决定利用小号全脸潜水面罩,躺在塑胶软担架内,不需被困人员自己潜水,由专业潜水员接力护送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