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火灾数据

来自公安部消防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共发生火灾12.7万起,死亡1076人,受伤580人,直接财产损失13.2亿元(央视新址园区火灾损失仍在核定之中,未统计入内),同比分别下降4.5%、22.3%、15.7%和23.4%。春节、全国两会、“五一”等期间全国火灾形势总体平稳,特别是国庆期间全国社会面火灾稳中有降,各项重大活动期间未发生群死群伤火灾。自2006年以来,未发生一起死亡16人以上的群死群伤火灾。

又据统计数据,今年1至11月份,全国共发生火灾116653起,死亡945人,受伤551 人,直接财产损失11.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四项数字分别下降2.5%、21.6%、11.7%和20%。火灾各项数据没有随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社会财富急剧增加而呈上升趋势,这与今年采取的各项强力措施密不可分。

    今年初,针对福州长乐拉丁酒吧火灾、武汉市汉正街批发市场火灾等火灾多发的形势,公安部部署开展了高层和地下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联合文化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安监总局在全国开展了公众聚集场所易燃可燃装修材料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各地对此高度重视,采取强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排查和消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据统计,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过程中,共排查发现火灾隐患28万处,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及停止使用单位1.4万家,行政拘留3784人,拆除易燃可燃装修材料207万平方米。高层和地下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过程中,共排查发现火灾隐患17.8万处,责令“三停”单位3378家,行政拘留348人。专项整治以来,全国公众聚集场所、高层和地下建筑未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
     
    冬季火灾多发的主要原因

    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及采取其他有效措施,2009年,全国火灾形势保持了总体平稳。但入冬以来,由于天气寒冷、一些地区断电断气等原因,全国火灾呈现集中多发、伤亡人数急剧增加的态势。11月份,全国共发生火灾10518起,死亡106人,受伤35人,直接财产损失7785.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起数上升13.5%,死亡人数上升34.2%,受伤人数上升52.2%,损失下降24.6%。
     
    据统计,近30年来,我国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火灾,有一半左右发生在冬季。火灾的发生有其自身规律,冬季火灾多发,既有自然季节气候、文化民俗等因素,也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
     
    ——自然气候因素。冬季风干物燥,火险等级较高;气候严寒,取暖用火、用电、用气大增,火灾发生的几率大增;冬季昼短夜长,不少单位和家庭为防寒保温封闭门窗,出入口加装门斗、门帘,造成火灾发现难、疏散难和扑救难。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广大农村村寨、城镇易燃建筑密集区和林业居民区,由于房屋建筑耐火等级低,稻草、秸杆等大量堆积,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群死群伤的火灾。
     
    ——文化民俗因素。冬季,圣诞、元旦、春节、元宵等节日比较集中,各类展销会、洽谈会、订货会等经贸活动频繁,庙会、灯会、祭祀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进入高峰,城乡居民探亲访友、文化娱乐、旅游出行活动增多。特别是春节前后,一亿多农民工返乡返城,人流物流加快,旅游景点、宾馆饭店、商场市场、歌舞娱乐、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人员高度聚集,极易发生火灾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年来,许多地方烟花爆竹解禁,对节日期间消防安全带来极大的压力。
     
    ——火灾防控社会基础因素。尽管经过近年来多次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消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薄弱、火灾防范措施不到位等现象还较为普遍。一些地方不重视消防安全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一些危及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久拖不决,抗御火灾的能力还较低下。
     
    ——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因素。据统计,80%以上的火灾和70%以上的火灾亡人,都是因为有关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漠视消防安全规定,缺少基本消防常识和逃生自救知识等人为原因引起的。如,11月6日凌晨,广西三江县独峒乡林略村因电气故障发生火灾,烧毁民房196间,296户1121人受灾,5人死亡;11月19日凌晨,山东省庆云县一火锅城发生火灾,造成6人死亡,3人受伤。

    ——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因素。今年1月31日发生的福建长乐拉丁酒吧致15人死亡重特大火灾事故等,暴露出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不落实消防安全职责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