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煤矿透水事故案例分析

1.事故单位简介

朱仙庄煤矿位于安徽省宿州市,为国有重点煤矿,证照齐全。隶属淮北矿业集团,矿井主采煤层为8#煤层,平均厚10.03m。矿井采用立井石门分水平开拓。866-1回采工作面采高为3m,属含水层下采煤,工作面留设最小安全煤(岩)柱60.93m。8煤层主要充水水源为顶板砂岩裂隙水、新生界松散层底部第四含水层水(四含)、侏罗系砾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水(五含)等,矿井正常涌水量260m3/h,最大涌水量381.3m3/h。发生事故的地点是866-1回采工作面。

2.事故经过

2014年12月28日866-1工作面开始回采,正常涌水量3~5m3/h。2015年1月9日8时20分,866-1工作面上隅角老塘侧出水10m3/h,当日逐渐增大至58m3/h,1月10日,淮北矿业集团成立了朱仙庄煤矿866-1工作面水害治理工程领导小组,集团公司领导小组和矿指挥部决定866-1工作面停采撤人,进行水害治理。结合水质化验、水文观测结果等综合分析,认定出水水源为“五含”水,领导小组及指挥部决定采用地面钻孔封堵的方案,截止1月29日,共施工5个注浆钻孔,累计注粉沙2589吨,注粉煤灰10020.3吨。至1月30日早班工作面涌水量减小至30m3/h。

1月30日中班,综采三区当班出勤34人,15时左右,第二组19人从866-1风巷经工作面进入866-1机巷,开始清理杂物。18时45分,现场人员听到工作面传来轰隆隆的响声,看到工作面机头向上约4米处大量出水,职工迅速撤离和躲避。跟班副区长孙德玉呼喊大家不要跑,并带领职工张伟等人爬到转载机上,手抓棚梁躲避水势。等水势减小后,孙德玉使用机巷转载机附近的电话向综采三区值班人员区长周伟汇报工作面出水情况。因工作面第4架处(工作面支架均从运输机头向上进行编号)煤矸堵塞无法通行,随即带领涉险职工从机巷撤出。事发时沿机巷向外撤离的7名职工,由于瞬间突水量大,来势凶猛,最终遇难。

事故发生后,经过救护大队的全力搜救,截止到1月31日,27人安全升井(7人受伤),7人遇难。

3.事故原因

在特殊地质环境条件下,866-1工作面顶板岩层充水条件发生变化形成离层水体,在水压、矿压及8煤层上覆岩土体自重应力等共同作用下突然溃出,造成事故发生。

4.事故教训

(1)要提高对含水层下开采水害防治复杂性的认识。从思想认识、技术手段和现场管理上查找不足,切实加强特殊地质环境和特定工程地质条件下水害防治研究和技术攻关,提高特殊地质环境和特定工程地质条件下顶板离层积水等水害的防治能力。

(2)强化技术管理安全生产的支撑保障作用。生产规划、采掘安排要充分考虑水文地质等隐蔽致灾因素的影响。在受水害威胁的区域开采,严格按照“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的要求,认真编制防治水设计安全技术措施并认真落实,切实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矿井防治水工程治理效果,必须认真进行分析评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组织相关作业。

(3)切实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管理。加强对科研单位的资质和能力审查,对科研成果必须认真组织验收和评估。施工单位要严格进行科研项目的内部审查,健全完善科研项目审查管理制度,规范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报告结论与现场实际出入较大时,对原技术思路和研究方法要重新评估,及时向企业提出防范建议。

(4)加强应急预案管理。要根据水害的特征及回采布置方式编制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开展针对性的职工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及时组织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