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庄矿“7.31”坠眼事故案例分析

朱仙庄矿“7.31”坠眼事故案例分析

2010年7月31日9时15分,朱仙庄矿发生一起因眼壁脱落、形成孔洞、作业人员坠入煤眼致死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0年7月31日早班,修护一区一队班长代新国带领董克志、范广勇等在871煤眼上口作业。9时15分许,职工范广勇忽然听到“轰隆”一声响,发现董克志不见了,董克志原站立处出现一长1.8m、宽1.2m的不规则孔洞(孔洞上口长1.8m、宽1.2m;孔洞呈倒漏斗形,斜长约4.25m,与煤眼上口向下1.8米处相通),估计董坠入孔洞。班长代新国立即到煤眼下口查看,发现董克志蜷缩在已放空的煤眼内;后经抢救无效于10时05分死亡。

二、事故原因

1、日常煤眼隐患排查不认真。没有及时发现处理煤眼周围存在的安全隐患。

2、现场安全监管不到位,作业地点没有科区管技干部现场跟班。

3、煤眼周围岩性松软,长期受地压、链板机震动、淋水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巷道下部逐步形成斜长孔洞。以致修护人员经过时上部坍塌,沿孔洞坠入煤眼。

三、防范措施

1、组织开展煤眼安全检查。各生产(基建)矿井要立即组织开展一次煤眼安全管理专项检查,重点对煤眼完好及安全防护设施配备、安装、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严格煤眼设计、施工、验收。施工煤眼要严格按集团公司要求,采用锚网喷联合主动支护和混凝土补强加固。施工完毕必须组织验收,达不到要求严禁投入使用。

3、建立煤眼安全隐患定期排查机制。要完善煤眼安全管理规定,定期组织开展煤眼安全检查,并建立专项检查档案。

4、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必须全面、细致,不留盲区。切实加强井下煤眼、边远采区、边角块段及地面重点部位等特殊地段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防意外事故发生。